提起《新聞聯播》的經典面孔,邢志斌絕對是繞不開的一位。28年間,她陪伴無數觀眾度過每晚的黃金時段,成為幾代人共同的記憶。
作為央視資深新聞主播,她的專業素養早已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認可,可誰也沒想到,退休後的她卻突然陷入輿論漩渦,遭受無端非議。
這位深耕新聞一線近三十年的老主播,為何會在晚年遭遇口碑反轉?如今的她又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和很多同期的媒體人不同,她的早年經歷和新聞行業毫無交集,反而和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學畢業後,成績優異的她順利考上師範院校,畢業後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在三尺講台上教書育人,一干就是好幾年。
後來她輾轉到一個廣播站工作,而他能夠進入央視,離不開“伯樂”宋培福,這位大佬偶然從廣播里聽到她的聲音,認為其“聲像夏青”於是有了把她調進央視的想法。
上世紀 70 年代,央視正在擴充人才隊伍,面向社會選拔有潛力的播音人才。當時的選拔標準嚴苛,起初邢志斌還有些猶豫,面對全國頂尖的媒體平台,她心裡實在沒底。
可沒想到,她憑藉著清晰的吐字、沉穩的颱風,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央視,成為一名新聞播音員。
剛入行時她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新聞播音和教書育人完全是兩回事,不僅要求語速精準、播報流暢,還得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專業信息,確保播報內容準確無誤。
為了跟上節奏,她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對着鏡子練習儀態,反覆聽資深主播的播報錄音糾正發音,熬夜鑽研新聞稿件熟悉專業術語。
付出總有回報,經過幾年的打磨,她的業務能力飛速提升。80年代初,她正式登上《新聞聯播》的主播台,和趙忠祥、李瑞英等知名主播搭檔,開始了長達28年的主持生涯。
這檔全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節目,對主播的專業度和穩定性
要求極高。一旦出現口誤、漏播等失誤,不僅會影響節目質量,還可能引發廣泛關注。
而她在28 年裡,創造了近乎 “零失誤” 的紀錄,成為觀眾心中最靠譜的主播之一。
她的播報風格沉穩大氣,不疾不徐,無論是什麼事件,她都能以平和的語氣、清晰的邏輯傳遞信息,讓觀眾在短時間內掌握核心內容。
28 年間她見證了無數重大歷史時刻,她的身影成為《新聞聯播》的標誌性符號之一,也成為幾代人共同的童年、青年記憶。
不少觀眾表示,只要看到她出現在主播台,就覺得心裡特別踏實。可沒想到這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晚年卻陷入一場巨大的風波。
爭議的起因是一段她出現在某個公司的廣告視頻,她穿着得體,面對台下觀眾介紹產品相關情況。這段視頻被傳到網上後,迅速引發熱議。
不少網友表示,作為國家級主播,她的形象一直是專業、嚴謹的,退休後卻為保健品站台,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隨着輿論發酵,越來越多的負面聲音湧現。有人質疑她 “晚節不保”,利用多年積累的公眾信任賺錢;也有人猜測她是因為經濟困難,才不得不參與這類商業活動;
甚至有網友對她進行人身攻擊,言辭十分激烈。一時間這位備受尊敬的老主播,成了網友口誅筆伐的對象。
事實上她出現的視頻並非虛假宣傳,只是受邀錄製一個拜年視頻,並沒有要賣什麼產品。但在輿論的放大下,事情的真相被扭曲,很多人僅憑一段視頻就對她下了定論。
面對鋪天蓋地的非議,她沒有選擇公開回應,而是默默承受着這一切。
這場輿論風波讓她的口碑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曾經的 “國民主播”,如今卻被貼上 “撈金”“晚節不保” 的標籤,不少喜歡她的觀眾也感到失望。
對於一位在新聞行業堅守了一輩子、始終注重聲譽的老主播來說,這樣的非議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面對突如其來的非議,她沒有被擊垮,而是選擇用淡然的心態面對。她沒有為自己辯解,也沒有因此消沉,而是繼續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用實際行動打破外界的質疑。
退休後的她,並沒有完全脫離公眾視野,只是把生活重心從工作轉移到了家庭和個人愛好上。
除了陪伴家人,她還重拾了年輕時的愛好。她喜歡書法,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練習,一筆一划。
同時她也沒有完全放下自己的專業,她會受邀參加一些新聞行業的交流活動,分享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為年輕的新聞工作者提供指導。
在這些活動中,她依然保持着當年的專業素養,言談間充滿對新聞事業的熱愛和敬畏,贏得了業內人士的一致認可。
對於當年的非議,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網友逐漸看清了真相,不少人開始為她鳴不平。
如今的邢志斌已經78歲,但她的精神狀態依然很好,就在2025年,有一張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照片里6位熟悉的面孔同時出現。
他們都是人盡皆知的大主持人,而她這位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自然也站在了C位,只不過許久沒有露面的她,已經變得白髮蒼蒼。
不過她身上的氣質依舊非常儒雅,看到她的出現,不知道有多少人又回憶起了,當年守在電視機前,看她播報給中大事件的日子。
她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雖然晚年出現了一些風波,但她依舊是人們心中那個不可磨滅的“國臉”,也希望她未來的日子,可以過得更加舒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