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30天:河南特種兵退賽,失重25斤求職艱難

奪冠呼聲高的66號選手王昌繁在第30天撤出賽場,體重減了25斤,身體觸到缺鹽的極限

“我覺得退出反而是一種勝利,這個比賽繼續下去,會對人體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損傷”

這句話留下了一個問題:拼到什麼程度才算值得,身體的界限究竟誰來說了算

越狠的賽制,越需要更早介入的安全邊界

這場張家界“七星山·駱駝杯”國際極荒野求生挑戰賽第二季,10月8日開跑,近百名愛好者在原始環境裡比耐力、比智慧、也比勇氣

規則簡單而冷硬,進入最終決賽的10人要在七星山荒野挑戰40天,時間最久者拿下20萬元冠軍獎金,且按堅持時長還有額外獎勵:10天2000元、20天6000元、30天10000元、40天14000元,此後每增加10天再加5000元

數字看似清晰,背後是體力、溫度、鹽分和意志的綜合賬

王昌繁來自河南信陽,退役特種兵身份讓他從開賽就被視為“奪冠熱門”

第30天他的選擇很乾脆

退出不是失敗,他給出了清晰的因果:繼續堅持可能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他此前已說過退賽后會出去找工作,簡單直接,像把複雜意願收束成一句實話

人們到底在比什麼?

是硬扛,還是在臨界點前懂得止步

賽場另一端,45號選手符民樂,被觀眾叫“蜜蜂哥”

他在直播裡露出藏在土下的儲備

“沒吃沒喝,我吃草都能再扛十天”

這不是炫耀,是一種把困境當日常的語氣

他的“地下糧倉”裡有獼猴桃、梨、還有螞蟻的蛋白質,夠吃一個多月

剛進山的十五天,他火生不起來,夜裡凍到直抖,硬是靠生吃折耳根、山藥和螞蟻撐過去

搭起庇護所後不再發冷,腳卻疼了半個月

“不過再怎麼困難我都沒想過退縮”

這句沒有技巧,只有現實

他家裡有兩個兒子、需要照顧的母親和哥哥,妻子已離開

“20萬冠軍獎金,對他而言是讓家人過好一點的全部希望”

動機被擺在陽光下,觀眾能懂他的算計

這屆比賽里,唯一還在堅持的女性被暱稱為“冷美人”

她進山十幾天后瘦得像一道閃電,在山里摘野果、找野菜,對著鏡頭說

“越是絕境,越是冷靜”

嘴唇和手指開裂,面容灰,像另一種生活的寫照

她靠生火把食物問題頂住

“吃香菇就像吃肉一樣的”

這不是調侃,是在極端條件裡對能量的重新估值

有運動醫學專家給過註解

“間歇性禁食在補給斷檔時能維持體脂和判斷力”

在真空里維持判斷力,比拼肌肉更重要

另一位引發討論的是醫學生林北

比賽進行到第27天,他在採訪裡提到自己因缺鹽出現水腫、乏力,體力明顯下降

後面他靠馬齒莧、蟋蟀、螞蝗補鹽

“感覺又活過來了,缺鹽不存在”

這是他的經驗之談,但每個體質不同,補給策略也不該被簡單複制

真問題還在眼前:極限環境下如何讓每一位選手做出更穩妥的選擇

賽事話題在網上一路發酵,時間線像繩索一樣把事件串緊

10月9日半決賽開啟,選手只憑基礎工具闖荒野,前10名拿到決賽門票並獲得三天休整期

10月22日,選手砍枯樹的視頻被質疑是否合規,永定區林業局森林保護站回應已經為該項目辦理採伐證

10月25日,選手“蒼狼”因二級凍傷、局部化膿性感染退賽

他由直升機接出救治,後續需要住院治療約六週,負重登山恢復可能跨到來年,但仍表達了再戰意願

事件推動了規則和醫療機制的更新

11月2日,組委會宣布第三季規則升級

增設體檢報告和野外生存技能實操錄像的報名要求

截至11月7日,賽程進入第30天,場上只剩17人,16男1女,王昌繁的退賽把一個看似必勝的故事按下暫停

中國登山協會相關負責人支持極限生存安全倡議,認可賽前篩查和途中乾預能降低傷亡率

行業給出的長周期數據很有說服力

“全球同類賽事傷亡率從2005年的3.4%降至去年的0.8%”

這是規則和保障不斷迭代的成果,也是在“更刺激”與“更安全”之間尋找新平衡的過程

熱度沒有隻停留在賽場

賽事帶動張家界11月線上訂房量暴漲27%,“七星山”“荒野賽”進入攜程搜索前五

當地政府順勢規劃,將比賽固定在每年11月,併申報“國際生存挑戰協會”A級認證

動靜之間,旅遊和賽事開始互相點亮

為了看清這類活動的社會面向,兩個案例可作參照

2015年奧巴馬參與《荒野求生全明星》錄製,地點在阿拉斯加荒原,節目裡有直升機、狙擊手和特勤局全程保障,部分生存建議因安全考慮被當場叫停

節目最終完成,他想傳達的關注氣候變化的信息也被看見

2019年克拉瑪依首屆中國野外生存大賽在獨山子大峽谷進行,三天、八個關卡,主辦方提供道具,遊客還能參與體驗

後來的評價是,人見識了新疆的自然和人文,賽事也豐富了當地旅遊

對比之下,張家界這場挑戰賽更靠選手的個人能力,風險也更需要被前置管理

真正的看點不是誰扛得更久,而是每一個臨界時刻是否有人能說“到這為止”

極限生存的價值,在緊繃與鬆弛之間把握分寸

王昌繁的退賽,是對個人身體的尊重,也是對規則邊界的提醒

符民樂的堅持,背後是家庭的重量,是把希望換成具體可見的日子

“冷美人”的冷靜,像在荒野裡點一盞燈,告訴人們能量的轉化有方法

林北的嘗試,提醒補給不是模板,只有適配才是答案

比賽還在繼續

當更多人把目光投向這片山林,願規則越清晰、保障越紮實、節制越被理解

這樣,荒野裡的挑戰才有長久生命,勝負之外的人也能帶著經驗回到生活裡

這場在七星山發生的競賽,不只是耐力的較量,更是關於慾望與秩序的協商

最終,人們在想贏的同時,也要學會不讓身體替自尊買單

當安全成了底線,勇氣才不會被透支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