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潮蔓延、物價飛漲!美國經濟體感糟透,美股為啥還在漲?

很多人都有個疑問:美國經濟看着明明很差,為啥股市還在漲?

這個問題可以拆成兩部分: 一是美國經濟真的差嗎?二是經濟差的情況下,股市上漲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其實答案的關鍵的在於,美股上漲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科技股,尤其是 AI 驅動的龍頭企業。不過在聊正題前,先說說大家關注的美國政府停擺事件。

裁員潮蔓延、物價飛漲!美國經濟體感糟透,美股為啥還在漲? -

這次政府停擺已經持續36天,打破2018年的最長紀錄。和以往不同,這次兩黨完全沒有談判意願,眾議院長達4周沒有召開會議,雙方互相甩鍋。

眾議院稱已通過臨時撥款協議,責任在參議院;參議院則不認可眾議院版本。而特朗普在停擺期間專註亞太巡演,回國後才指導共和黨繼續鬥爭,絲毫未將關門當回事。

其實停擺的本質是兩黨都認為有利可圖:共和黨想暴露民主黨 “極端訴求”,民主黨則想向基層選民證明自身鬥爭力。

不過這種僵局大概率不會持續到感恩節,因為美國聯邦僱員多是兩周發一次工資,多次欠薪會引發民生動蕩;且感恩節是美國最大出行高峰,空中管制、海關等關鍵崗位人員工作意願下降,可能導致社會混亂。

歷史經驗顯示,政府關門最終都會以兩黨妥協收場,大概率是共和黨承諾就醫保補貼等議題繼續投票,民主黨接受暫時撥款協議,雙方暫時休戰。

回到美國經濟現狀,大家覺得經濟糟糕,尤其是就業市場。近期亞馬遜裁員1.4萬人,派拉蒙、UPS、塔吉特等企業也紛紛裁員,聯邦政府停擺更是讓不少僱員無心工作。

裁員潮蔓延、物價飛漲!美國經濟體感糟透,美股為啥還在漲? -

不少美國朋友要麼被裁員,要麼求職數月才找到工作,剛畢業的學生拿到實習轉正 offer 的概率從 8成降到50%-60%,就業壓力明顯增大。

但經濟狀況存在明顯的行業割裂:科技行業從業者普遍樂觀,Meta、亞馬遜等公司財報超預期,員工看着股票期權滿心歡喜。

金融行業也異常忙碌,私募信貸、IPO 相關業務從業者超負荷工作;而生物醫藥、媒體行業則一片悲觀,葯企面臨專利懸崖和政策不確定性,媒體行業受 AI 衝擊深陷不安全感。

此外,建築業、農業等依賴移民的行業,崗位空缺率仍高於疫情前,受移民政策收緊影響,勞動力供給不足。

物價上漲也讓民眾感受深刻。雞蛋、牛肉、大蔥等日常消費品價格大幅上漲,Costco 的同款牛肉從疫情前的七八美元漲到現在的17-18美元,西紅柿、雞蛋價格也有明顯漲幅。

數據顯示,CPI 通脹未降到美聯儲2%的目標,關稅對通脹的影響約0.7個百分點,且這種影響並非一次性,而是持續傳導。

裁員潮蔓延、物價飛漲!美國經濟體感糟透,美股為啥還在漲? -

11月4日,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等待領取免費食物的人們在街頭排起長隊

零售商對關稅反應迅速,部分商品直接漲價20%,美國本土生產的競品也藉機提價,低價小商品的漲價幅度更是高價商品的2倍以上。

宏觀數據則呈現矛盾態勢:上半年 GDP 一度負增長,但就業火爆;下半年 GDP 保持3.8%-4%的年增速,就業形勢卻急轉直下,今年就業增長量可能接近2008-09年衰退時期水平,形成 “無就業增長” 的奇特現象。

更麻煩的是,政府停擺導致勞工統計局等部門無法正常發布數據,美聯儲只能 “霧中開車”,依賴民間數據和體感判斷經濟狀況,而統計數據的信任度也在下降。

由於裁員後員工不足,40%的數據需要外推估算,準確性大打折扣。

從歷史來看,美聯儲的獨立性源於國會不願承擔貨幣政策的政治風險,將其交給專業機構,但特朗普政府的干預試圖打破這種平衡,未來最高法院對相關案件的判決,將深刻影響美聯儲的運作模式。

裁員潮蔓延、物價飛漲!美國經濟體感糟透,美股為啥還在漲? -

聊完經濟,再看股市 —— 美股從2023年開始連續三年上漲20%以上,今年也漲了13%-14%,即便4月特朗普加征關稅後出現短期暴跌,也很快強勁反彈。

核心原因除了AI驅動,還有幾個關鍵因素:

  1. 龍頭科技股財報亮眼,蘋果、亞馬遜等 “七大科技巨頭” 業績超預期,蘋果更是通過累計回饋股東近萬億美元、回購44%流通股等方式,推高每股盈利;
  2. 資金捆綁效應,美國民眾的401K退休金多投資於美股,工會即便警惕AI對就業的衝擊,也不敢輕易反對AI發展,擔心引發股市下跌影響成員退休金;
  3. 私募信貸等影子銀行資金湧入,為市場提供了額外流動性。

AI行業雖火熱,但數據中心建設面臨地方阻力 —— 建設時用工少、長期就業貢獻低,還消耗大量水電,引發社區不滿。

裁員潮蔓延、物價飛漲!美國經濟體感糟透,美股為啥還在漲? -

關於AI對就業的影響,目前共識是對初級員工衝擊最大,收集數據、整理資料等入門級工作可能被替代,律師協會甚至預測未來5年以下經驗的初級律師將減少30%。

但也有樂觀觀點認為,技術進步只會讓崗位轉移而非消失,就像電腦普及後,打字員轉型為事務組織者一樣,AI可能催生出新的職業需求。

最後,對於 “明年是否會快速啟動 QE” 的問題,答案大概率是 “不會”

美聯儲12月暫停縮表是因為市場流動性緊張,屬於正常調整,除非明年經濟出現崩盤級危機,否則短期內不會重啟量化寬鬆。

#上頭條 聊熱點##財經##美國##美股#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