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7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周四(11月6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在官網發布了《2025年關鍵礦產清單》,在銅、銀和鈾的加入下,清單更新後的總數增至60種。
根據2020年美國《能源法》要求,關鍵礦產清單每三年更新一次,上次更新時間為2022年。列入清單的礦物將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有關勘探、開採和精鍊處理項目也能獲得審批便利。
新聞稿表示,美國地質調查局對有關礦產資源供應風險做了全面評估,共涉及84種礦產大宗商品、超過400個行業以及1200多種情境。
最新的清單包含了2022年版本中的全部50種關鍵礦產,以及新增的10種,分別為硼、銅、鉛、冶金煤、磷酸鹽、鉀鹽、錸、硅、銀和鈾。
資源行業一直推動將銅、鉀鹽等金屬和礦物納入名單。美國使用的大部分鉀鹽來自加拿大,加拿大約佔進口的80%。銅進口幾乎佔美國總消費量的一半,來源包括智利、秘魯和加拿大。
銀的加入引發了貴金屬交易商和依賴銀的製造商的關注。銀在工業上應用廣泛,用於電子產品、太陽能電池板和醫療設備。對銀徵收關稅可能擾亂金屬市場,因為美國高度依賴進口以滿足國內需求。
受該消息影響,美股礦產板塊劇烈波動,白銀概念股first majestic silver漲約3.6%,new pacific metals漲近3%;銅概念股ero copper漲超6%,麥克莫蘭銅金跌約3%;鈾概念股多數走低,centrus energy跌超15%。
在最新的清單中,關鍵礦產數量增至60種,其中包含15種稀土元素。usgs提到,銠、鎵、鍺、鎢、鈮、鎂、鉀肥以及幾種稀土元素的供應鏈風險最高。
地質調查局還提到,美國能源部表示支持將冶金煤和鈾列入清單。能源部指出,鈾對發電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而冶金煤對鋼鐵生產至關重要,並且預計鋼鐵產量將持續增長。
usgs名單還將決定美國“第232條款”調查涵蓋的範圍。今年4月時,特朗普下令對所有美國關鍵礦產進口展開關稅調查,這標誌着清單中的礦產進口可能面臨關稅或貿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