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任前出現大分裂!美聯儲“共識時代”終結,鮑威爾迎終極考驗

離任前出現大分裂!美聯儲“共識時代”終結,鮑威爾迎終極考驗 -

離任前出現大分裂!美聯儲“共識時代”終結,鮑威爾迎終極考驗 -

表面上看似乎是鷹鴿之爭,但更深層的問題在於,這種政策異議是否是下任美聯儲主席之爭的前奏?

隨着經濟不確定性的迷霧日益濃厚,美聯儲19人組成的貨幣政策制定委員會內部的分歧與異議正在不斷加深,這讓主席鮑威爾的共識構建能力面臨著終極考驗。

美聯儲上周降息的決定本身並不出人意料,但這次會議卻堪稱歷史性的。以10票贊成、2票反對的結果決定降息25個基點的投票,是自1990年以來第三次出現投票成員同時傾向於收緊和放寬兩種截然相反的貨幣政策。

由特朗普任命的理事米蘭投票支持降息50個基點,而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則投票支持維持利率不變。

這些裂痕在鮑威爾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得到了凸顯。他告訴記者,官員們對“如何繼續前進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意味着12月份的寬鬆政策並非市場此前預期的“板上釘釘”事實上,12月的決定可能就像拋硬幣一樣,在再次降息25個基點或維持不變之間抉擇。

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投資者不僅要應對因美國政府停擺而造成的經濟數據荒,而且現有指標顯示勞動力市場正在走弱,而通脹卻依然頑固。與此同時,美聯儲正受到嚴重的政治化影響,特朗普政府在攻擊這家央行獨立性的同時,也準備在明年提名鮑威爾的繼任者。

這對於市場來說,尤其是一個已經為完美定價的市場,無疑是一場它們最不需要的完美風暴。

鷹派vs鴿派

在一個包括美聯儲理事和11家地區聯儲的主席的19名成員組成的委員會中,存在廣泛的意見分歧本是常態。

籠統地說,當前“鴿派”與“鷹派”之間的分歧似乎大致上是理事們站一邊,而地區聯儲主席們站另一邊。雙方陣營中都有中間派,但理事們更傾向於寬鬆政策,而地區聯儲主席們則更傾向於對進一步降息持謹慎態度。

自美聯儲上周會議以來,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瑪克和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都表達了對降息的擔憂。

與此同時,理事米蘭、沃勒和鮑曼則公開支持上周的降息決定,並贊成進一步放寬政策。沃勒和鮑曼都在財政部長貝森特接替鮑威爾的候選人短名單上,後者的主席任期將於明年5月結束。

“喧鬧且無序”

正如近期的政策會議所證明的那樣,在這種環境下,鮑威爾的領導力和凝聚共識的能力將經受嚴峻考驗。理事沃勒和鮑曼在7月份投票時就曾持異議,傾向於降息,而上個月更是出現了歷史性的雙向反對票。

誠然,沒有投票權的地區聯儲主席們正在展示他們的影響力,但這最終能有多大效果還有待觀察。正如sgh macro advisors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tim duy所指出的,“權力源於理事會”。

鮑威爾在這種環境下更難達成共識,”duy表示,並補充說鮑威爾在擔任主席的這些年裡,在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出色”。

如果這種政策上的兩極分化加劇,今天許多在市場中操作的投資者將會發現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領域,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美聯儲經過充分溝通、由共識驅動的政策。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ames egelhof認為,投資者所習慣的“高度共識”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將“難以捉摸”。

egelhof仍然預計美聯儲會進一步降息,包括在12月份,但他也認為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喧鬧且無序”的過程,導致路徑比投資者通常面對的“更為顛簸和不可預測”。

“兩極分化導致不確定性,”他說道。

當然,更大的政策不確定性往往會助長市場波動和風險規避情緒的增加,理論上,這應該會反映在風險溢價的上升或利差的擴大上。但這種情況尚未發生。但如果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新出現的分歧繼續擴大,我們可能就會看到這一幕。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