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呂特曾領導的荷蘭自由黨,本周大選面臨嚴峻挑戰,支持率下滑。
執政多年後,呂特曾領導的荷蘭自由民主黨,在本周全國大選中陷入艱難角逐。
自今年6月荷蘭內閣垮台,荷蘭自由黨民調支持率持續下滑,這支曾近乎代表荷蘭政府、象徵歐盟認可的荷蘭自由主義傳統的政黨,正遭遇嚴峻考驗。
據最新預測,周三選舉中,吉爾特・威爾德斯的極右翼自由黨(PVV)預計仍為荷蘭第一大黨,中左翼綠色左翼-工黨與自由派D66黨緊隨其後,競爭力強勁。
而荷蘭自由黨或贏得比2023年大選更少席位,這不僅是重大挫折,也讓外界質疑其未來在政府中的角色。
荷蘭自由黨的困境與歐洲其他自由派政黨相似,如法國馬克龍勢力、德國自由民主黨等。
如今荷蘭競選聚焦住房、移民議題,經濟與自由主義自由話題分量不足,荷蘭自由黨內部分歧凸顯。
荷蘭自由黨還面臨選票流失,益普索I&O高級研究員阿舍爾・范德謝爾德稱“流失選民含中間派與右翼”。
認為荷蘭自由黨領導人迪蘭・耶西爾格茲風格過民粹的選民轉投基督教民主黨(CDA)或羅布・傑滕領導的“積極樂觀”自由派D66黨。
部分選民因不滿荷蘭自由黨阻移民力度不足,轉向更保守的JA21黨。
競選策略師湯姆・德布勞內將部分困境歸為“呂特效應”。
他認為,根基穩固的政黨本可包容進步與保守自由派分歧,但需“退後一步”讓新一代注入活力。
而呂特領導荷蘭自由黨四次勝選組閣,最終因移民分歧垮台,其競選靠“穩定領導”承諾而非意識形態,更像荷蘭“首席執行官”。
德布勞內直言:“‘呂特效應’影響太久,副手接權後缺話語權”,耶西爾格茲面臨扭轉頹勢的巨大壓力。
面對低迷民調,耶西爾格茲稱荷蘭民調選前常大幅波動。
事實上,荷蘭自由黨低迷數月後,選前民調獲些許支持,有民調員預測辯論後選情或好轉,席位損失或縮至4個,此前預測為10個。
但范德謝爾德警告:“暫未看到支持率明顯上升。”
此次選舉,耶西爾格茲排除與威爾德斯政黨組閣,定位為組建右翼內閣唯一合適人選,雖吸引部分搖擺選民,但范德謝爾德認為“效果未達預期”。
2023年大選前,耶西爾格茲曾不排除與威爾德斯組閣,打破呂特長期拒合作立場,被指助極右翼政黨突破。
後來荷蘭自由黨在移民問題上自定位“精簡版威爾德斯政黨”吸右翼選民,德布勞內認為這一失誤反而增強了威爾德斯反移民政黨影響力,蒂森也指出,荷蘭自由黨右傾不僅“策略危險”,還與其“自由主義”身份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