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業界往往強調這家車企和那家車企都是用同一家電池企業的電池,因此他們的電池技術是一樣的,然而近期幾單起火事故當中,有兩輛電車使用的是更容易起火的三元鋰電池,才讓各方認識到,電池的安全性不僅與電池廠有關,與汽車企業的關係更大,這就是技術了!
![]()
對於電車來說,電池的充放電一致性極為重要,否則就可能導致電池包中部分電池的發熱量過大,進而造成熱失控,然後就是起火,一旦起火了就是大家如今經常看到的電車慘烈火災了。
電池的這個一致性是有兩個因素決定,一個因素是天生的,也就是電池廠的技術水平決定,與電極層均勻度、電解液、雜質等有關,不過即使如今電池廠的技術已大幅提升,電池的一致性水平已達到99.7%,也就是仍然存在著那麼一點差異,這其實可以理解無論技術如何提升,怎麼也不可能做到100%的。
![]()
另一個是後天因素,也就是汽車廠家的水平了,汽車廠家從電池廠購買了電芯之後,自己組裝電池包,做好電芯之間的散熱、加熱,確保電池在最適合的溫度中使用,充放電的時候盡可能確保各個電芯的電壓、電流一致,這都可以確保電池的一致性,避免其中部分電芯的衰退過快,而盡可能保持各個電芯的衰退速度一致,特斯拉正是其中之一。
電池廠也會提供電池包,還會提供電池管理系統,國內大多數車企是如此做的,這就造成多數廠家的電池管理技術水平不會差太多,但是他們與特斯拉自行電池包的技術水平就差遠了。
反映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一些車企總是不斷強調,車主充電盡可能不要超過90%,用電的時候盡可能不要低於20%再充電,還有不要長期都用快充,而是用一段時間的快充後就得用慢充,讓電車的電池管理系統對電池進行平衡。
![]()
如果一個汽車企業的電池管理技術足夠先進,這一切就不應該讓車主煩惱,電池的管理系統就應該對這些問題自行處理,也就是說即使車主長期只用快充,插上充電插頭後就不管了直到充滿電,電池管理系統都應該根據電池的情況,自行調節充電速度,在低於20%電量以及高於90%電量時用涓流充電,而每隔一段時間電池管理系統就自動轉為慢充對電池平衡。
在行車時,電池管理系統同樣得根據電池的情況來放電,而不是在車主踩下加速踏板後就無限扯電,損傷電池,加劇電池的不一致性,進而導致電車起火的問題等。
在這些企業當中,如今還大量採用三元鋰電池的企業中,特斯拉正是其中之一,而它採用三元鋰電池的車型起火機率明顯小於其他品牌;其他品牌如今更偏向於選擇磷酸鐵鋰,除了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低之外,還在於它較為安全,起火概率遠小於三元鋰電池。
![]()
這樣就該明白了吧,為何大家採購的電芯都來自同一家電池廠,但是不同廠家之間的電車起火概率卻有不小的差異,原因就是電池包的安全性除了電池廠提供的電芯質量水平之外,還受到電車廠家的技術水平影響,在電車的長期使用中,電車廠家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水平更是起到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