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底,“@福田-民意速辦”平台收到上梅林新村一名房東的感謝,事情源於2024年底該平台接到的一個求助:一位患腿疾的獨居租客拖欠一年租金2萬元,因無穩定收入且拒絕聯繫親屬,多次通過平台提出救助需求。深圳市福田區梅林街道迅速響應,經數月時間的持續介入,通過跨區域聯動與該租客的戶籍地對接,最終安全護送當事人返鄉並落實救助保障。該案例以半小時響應速度展現基層治理效能,以近一年的跟蹤落實詮釋民生服務質效,充分展現了福田區數智治理賦能民意速辦的改革成效及民生訴求辦理“速”“質”的雙重提升。
作為深圳中心城區,福田區以改革創新破解高密度城區治理挑戰。面對民生訴求多元化、跨部門協調複雜等難題,福田區以“民有所呼、我有速應”為目標,於2022年創新推出“民意速辦”改革,通過數智化賦能與機製革新雙輪驅動,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治理的“福田樣板”。改革實施以來,群眾首次評價滿意率從48%躍升至70%。
協同共治:破題跨界民生難題
針對跨區域、跨部門難題,福田區構建“一盤棋”格局,通過“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聯動化解複雜訴求。上述梅林街道獨居殘障人士的救助案例中,這一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案例中的當事人多次通過平台求助,社區迅速介入。街道跨省聯動陝西當地民政部門,確認其可享受戶籍地低保、醫療等幫扶,房東主動幫其購票,社區全程對接,最終當事人順利返鄉。這場救助背後,是數智平台的數據匯聚、三級督辦機制的責任壓實以及“主動治理”理念的深刻實踐。
數智治理:讓訴求響應“快而准”
福田區依託“@福田-民意速辦平台”,整合45個民生渠道,歸集172萬件訴求,構建全域智能閉環體系。平台運用ai技術實現工單秒級分撥,準確率達83%,並首創“10-30-24”速辦機制:10分鐘響應、30分鐘對接、緊急工單24小時辦結。
上述機制在“清車行動”中展現高效——居民通過平台反映嘉梅小區殭屍車佔道問題後,系統10分鐘內精準派單至梅林街道。街道迅速啟動“三級響應”,聯合城管、物業等多方,通過“柔性勸導+剛性執法”,2個月內根治頑疾,還居民以清凈空間。
“以前噪音和異味讓人夜不能寐,現在孩子能安心玩耍了!”居民的聯名感謝信道出了治理的溫度。
源頭減負: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
福田區創新“數據驅動+主動治理”模式,通過《民情日報》《民情周報》動態分析熱點,區領導直接督辦,推動問題前置化解。2025年累計開展33類民生調研,轉化成果減少同類訴求4000餘件。
例如,沙頭街道城中村建築密度高,2024年停車工單超六百單。為解決停車難問題,啟動民意速辦類案調研機制後,運用ai智能體賦能類案調研,推出智慧停車方案:建成智能立體車庫激活“邊角”空間,新增及擴容車位284個;推動21家單位共享1498個泊位;開發“共享停車”小程序(服務超萬人次),累計新增車位超3000個,工單降幅達58%,實現熱點訴求源頭治理。
“民意速辦改革”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治理理念的重構。福田區通過平台整合、機制創新,實現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服務”的跨越。如今,“數智賦能”與“人文關懷”並重的“福田經驗”,正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在這裡,科技是手段,民心才是標尺——每一個高效回應的工單、每一次跨區域聯動的救助,都在傳遞這座城區的溫度與擔當。
內容來源:福田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