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年朋友跟華子說,她的關節不好想用氨基葡萄糖,但是她的血糖不好,吃了會不會有影響?
華子告訴她,不用擔心,葡萄糖與氨基葡萄糖是兩種不同的物質,葡萄糖是人體的能量物質,而氨基葡萄糖則是軟骨的“建築材料”,兩者只是名字有些相似而已,服用氨基葡萄糖對血糖的影響極小。
一、關節軟骨的“建材”
人體的骨骼關節表面覆蓋著光滑的軟骨,起到減少摩擦、分散壓力的作用。氨基葡萄糖是構成軟骨的基礎物質,主要由人體自身合成。
但是隨着衰老和關節的過度活動,關節軟骨磨損加劇,氨基葡萄糖的生成逐漸減少,就可能造成關節軟骨變性破壞,引起退行性骨關節炎,表現為關節疼痛、壓痛。
大多數人通常在40-50歲開始出現癥狀,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中,普遍存在骨關節炎的問題,就可能需要補充氨基葡萄糖來緩解癥狀。
二、氨基葡萄糖不是糖
很多人被氨基葡萄糖中的“葡萄糖”誤導,擔心服用後會升高血糖。實際上氨基葡萄糖不是葡萄糖,就好像“水泥”與“水”的區別,只是名字中有相似的地方,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物質,血糖正常者服用不會影響血糖值。
雖然有研究稱氨基葡萄糖會增加骨骼肌的胰島素抵抗,可能會對血糖、血脂產生輕微影響,但不影響糖尿病人服用。
作為一種人體自身合成的物質,氨基葡萄糖的安全性較好,不良反應主要是輕度的胃腸不適。不過目前大多數的氨基葡萄糖都是提取於甲殼類動物的甲殼素,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對甲殼類動物過敏的人不建議服用。
三、藥物的效果兩極分化
氨基葡萄糖只對骨關節輕度磨損有促進修復、減輕疼痛的作用。如果磨損較重,或是出現了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贅生物,服用氨基葡萄糖的效果就會很差。
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中老年人關節疼痛可能是風濕、痛風等其他原因造成的關節損傷,服用氨基葡萄糖就沒有效果。
所以一般來說,服用氨基葡萄糖時需要觀察3個月,如果有效果就可以堅持服用,如果沒有改善,就不建議繼續服用了。
四、不同氨基葡萄糖的區別
氨基葡萄糖分為鹽酸氨基葡萄糖、硫酸氨基葡萄糖。鹽酸氨基葡萄糖是甲殼素直接溶於濃鹽酸而成;鹽酸氨基葡萄糖再經濃硫酸和氯化鈉(或氯化鉀)處理後,就得到了硫酸氨基葡萄糖(非結晶型)。
鹽酸氨基葡萄糖中不含氯化鈉,用途較廣,主要用於保健食品;硫酸氨基葡萄糖(非結晶型)含有少量氯化鈉(或氯化鉀),有高血鉀者禁用,有高血壓者慎用。
硫酸氨基葡萄糖(非結晶型)經提純後,可得到結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有較高的純度和生物利用度,刺激性較小,主要用於藥品。
鹽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氨基葡萄糖的作用相同,長期服用的效果也相似。
總結一下,氨基葡萄糖不是葡萄糖,對血糖的影響很輕微,風險較低,血糖不好者也可以用。但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注意血糖變化。
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