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睡軟床的“渤海黑牛”遇到了王法官……

聽音樂睡軟床的“渤海黑牛”遇到了王法官…… - 聽音樂睡軟床的“渤海黑牛”遇到了王法官…… -

圖為山東省陽信縣人民法院法官王紅芳(左二)為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王鍾瑤 攝

山東省陽信縣擁有429家通過SC認證的牛肉加工企業,年屠宰肉牛120萬頭,被稱作“中國牛肉加工第一縣”。炎炎夏日,陽信特有的“渤海黑牛”每天還可以聽音樂、吹風扇、睡軟床……

但,逍遙的是牛,犯愁的卻是人。

“法院封了銀行賬戶,現在連買飼料的錢都沒了,欄里幾百頭牛餓得嗷嗷叫,幾個四川的單子眼瞅着就要黃了,法官你看,能不能先解封賬戶,讓我喘口氣?”肉牛養殖場的石某焦頭爛額。

“你還好意思說解封賬戶?你欠了這麼多飼料錢,廠子這就揭不開鍋了!”飼料廠的李某怒火中燒。

因為肉牛養殖場拖欠20萬元飼料款,今年6月,李某向山東省陽信縣人民法院起訴,並申請法院查封石某個人和肉牛養殖場的銀行賬戶。審理過程中,石某對於欠款數額無異議,但向承辦法官王紅芳表示,希望法院能暫時解封賬戶,讓肉牛養殖場度過困難時期,待肉牛出欄後,再來清償債務,但李某卻堅決不同意,案件一時間陷入僵局。

作為長期審理肉牛相關糾紛的法官,王紅芳深知其中的“關卡”。盛夏時節,高溫高濕,肉牛食欲不振、容易掉膘,一旦餵養跟不上,牛群生病,肉牛養殖場將徹底無力履行債務。但目前李某的飼料廠因為拿不到回款,工人工資無着,原料採購中斷,同樣面臨生存危機。

“欠款數額沒有爭議,案件判決很簡單。但是只有讓兩家企業都能活下去,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王紅芳心中暗暗盤算,“破局的關鍵,在於解開‘錢’的枷鎖,讓企業重新轉動。”

經查,肉牛養殖場被凍結的賬戶資金有7萬元,尚不足以清償飼料廠的債務。但如果肉牛養殖場能夠順利完成四川客商的訂單,預計能有50萬元回款。王紅芳決定先與李某溝通。“李老闆,咱這麼算一筆賬,牛餓着,訂單黃了,肉牛養殖場就徹底垮了,飼料錢就再也要不回來了。訂單完成了,雙方的權益才都有保障,對不?”李某很是猶豫,後續的錢還沒着落,封着的7萬元就這樣讓出去?而且,肉牛養殖場的欠款,並不止飼料廠這一筆。

王紅芳又向石某說道:“飼料廠那邊的情況也很困難。法院封着的7萬元,你看是不是先讓飼料廠發工資、買原材料?”

石某有些急眼:“那我的牛咋辦?”

王紅芳接著說:“李老闆那邊說喘一口氣以後,繼續把飼料賒銷給肉牛養殖場,咱齊心協力把訂單完成了,拿到回款,這個方案可不可行?”

調解室里空氣凝固,李某眉頭緊鎖,反覆權衡;石某沉默不語,壓力如山。最終,李某提出7萬元不足以解飼料廠的燃眉之急,最少需要80185元,數字精確到了個位。石某皺緊了眉頭,打了數個電話,籌到了額外的10185元。調解方案迅速成形,法院當日扣劃肉牛養殖場分散在三地銀行的賬戶餘額共計7萬元;石某自行籌措10185元補足差額,80185元當日交付李某。作為交換,李某同意解除對肉牛養殖場的財產保全措施,並承諾繼續賒銷飼料。待四川訂單完成後,肉牛養殖場分六筆清償剩餘款項。雙方還約定了2萬元的違約金,如肉牛養殖場毀約,李某可就剩餘欠款及違約金一併申請強制執行。

協議落定,緊張的氣氛瞬間放鬆下來。這份凝聚着調解智慧與雙方讓步的協議,迅速顯現成效。飼料廠拿到了救急錢,工人工資有了着落,機器重新運轉起來;肉牛養殖場迎來了久違的飼料車,“渤海黑牛”又得到了精細餵養……

暮色四合,王紅芳揉着酸澀的眼睛望向窗外。她彷彿能看見飼料廠夜間開工的燈光,聽得到肉牛養殖場輕柔的音樂聲……她明白,在這座“中國牛肉加工第一縣”,產業鏈上下游的解紛故事永遠不會停歇。但每一次,交融調解的法理情總能重新穩穩緊固那些一度鬆動的產業鏈條,支撐起無數企業和家庭的生計,也守護着那些“渤海黑牛”的逍遙。

來源:人民法院報·2版、最高人民法院責任編輯:字亞雪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