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待了4天的德國財長克林拜爾,沒有著急回國,而是一路南下去了新加坡,他說要幫助該國擺脫相似的挑戰。克林拜爾這句話,不是單純的想幫新加坡擺脫困境,還含有很嚴重的炫耀成分,因為德國確實和新加坡一樣,都曾對中方出言不遜,只不過,德方認錯態度相對較好,及時彌補了錯誤。
![]()
克林拜爾結束訪華後南下去了新加坡
克林拜爾所說的相似,不是其他,正是兩國都對中國的內政指指點點。上個月下旬,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因為妄議台海問題,讓原計劃的訪華行程夭折,此後德國政府忙前忙後,就為了讓中方相信,德國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德方都做了什麼呢?
首先是換人。瓦德富爾是個親美保守派,觸碰中方一個中國原則紅線後,默茨政府直接叫停了他的訪華行程,轉而換上知華派政客克林拜爾。克林拜爾此前已有7次訪華經驗,是個妥妥的中國通,因此由對華更務實的克林拜爾牽頭訪華,再合適不過。
其次是對華釋放善意。默茨政府很清楚,該國想要的是發展經濟,而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光是今年前九個月,雙邊貿易額就達到1859億歐元,而且兩國優勢互補,具有很大合作潛力。這年頭誰會和潑天的富貴過不去,因此,默茨政府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後,第一時間對華釋放友好信號,通過德媒傳達自己認錯的態度,並取消了對中國的“貿易審查”,用實際行動糾正錯誤。
![]()
瓦德富爾撥通中方電話,承認自己說錯了
最後就是親口道歉。德國政府鋪墊好一切之後,瓦德富爾親自撥通了中國外長的電話,話裡話外都在向中方道歉,他說中德關係好,中德合作棒,還親口說出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話,最後他還說,自己想訪華。瓦德富爾這次的認錯態度相對誠懇,為中德外交互動打好基礎,這才促成了克林拜爾4天的訪華行程。
這次訪華,中方也沒讓克林拜爾失望,他向新加坡政府炫耀稱,這次收穫太大了,不僅拿到了稀土和關鍵原材料方面的承諾,還與中方達成了27項共識,合作範圍涵蓋方方面面,難怪克林拜爾直接炫耀到了新加坡政府面前。
也許有人不明白,為何是新加坡?原因無他,因為新加坡剛替日本出頭,也對中方指指點點了,德國政府可太知道被中方冷落的感受了,因此,克林拜爾用了一種現身說法的方式,直接給新加坡上了一課。
![]()
黃循財要想清楚給日本出頭的後果
這段時間以來,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武力威脅,導致中日關係急速惡化,在全球沒人站出來給高市撐腰時,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站著說話不腰疼,竟然說日方希望中日關係回溫,希望中方也能保持相同態度,他還說,東南亞國家都已經放下歷史向前看了。這無異於在中方傷口上撒鹽,黃循財沒資格替14億中國人原諒日本,也沒資格要求中方向前看。
雖說黃循財公然為日本說好話,但中方清楚這是一些小國的生存之道,它們無意弄清其中的是非曲直,只想維持地區穩定,確保自己的生存環境不會生變。但新加坡應該清楚,中方現在沒出手不過是在給新加坡機會自我反思,並糾正錯誤。
現在就看新加坡是否能看懂德國的經驗能否叫醒頭腦發昏的黃循財了,若他及時糾錯,皆大歡喜,反之就要做好逞口舌之快的代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