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期13天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落下帷幕。今晚八點,閉幕式活動在深圳上演,這也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在海濱實景舞台上舉行閉幕式。本屆全運會閉幕式跳出了體育場的傳統框架,在海天一色的城市實景中,繪就“星辰大海”。
閉幕式上的精彩演繹是如何實現的,來看總台央視記者對閉幕式總導演的專訪。
在本屆全運會閉幕式上,文體展演共分為六個段落,舞台從海面“破水而出”,巧妙呼應了“深圳在一張白紙上繪就45年輝煌”的時代內涵,讓整個閉幕式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詩意與力量。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總導演 沈晨:閉幕式一定是精緻浪漫的。當白紙破水而出,同時又消失在水中的時候,既是中國人的一份浪漫,又是中國人的大寫意。
閉幕式首次嘗試真實海水中的大型表演。花樣游泳運動員與中華龍舟隊員在水下共舞,最終疊成四層人梯,象徵著團結與拼搏的體育精神。
在文體展演“科創向未來”段落中,深圳本土的機械臂、智能機械小車與身着led服裝的演員、機器人同台競技,營造出現代時尚的科技氛圍。
本屆全運會首次實現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閉幕式文藝演出呈現出嶺南文化、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文特色,其中既有舞獅、粵劇等非遺元素,也有現代歌舞,三地演員共同參與,生動演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總導演 沈晨:從廣州的早茶文化講到了澳門大三巴底下的載歌載舞,到最後香港演唱會的紅日,把整個大灣區推到了一個高潮,把我們同飲一江水,共賞一輪明月的這種同根同宗同源的情懷全部都表達出來。
最令人期待的十五運會聖火的熄火環節,15名大提琴演奏家錯落分布在8米至30厘米高的升降台上。當演奏接近尾聲,閉幕式主題歌旋律緩緩響起,一把把大提琴的燈光逐次熄滅,與此同時,觀眾席所有手機點亮,演員們手持星光道具加入其中,整個歡樂劇場化作“星空的海洋”。
閉幕式的最後,舞台下沉到水中,演員們在水中央相聚,擁抱,盡情起舞,歡樂告別。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總導演 沈晨:沒有動用煙火,而是用了自然景觀。運動會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這份依依惜別的友情永遠都在。其實突出的是一個家國情懷,是一個家的概念。
舞台設計彰顯科技與藝術融合
與開幕式的大氣恢宏不同,本屆全運會的閉幕式更注重“精緻”與“新穎”,而科技正是實現這一理念的核心支撐,為表演提供了豐富變化的可能,也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
閉幕式上,讓人印象深刻的眼前這張靈活多變的“白紙”,它其實是一個能自由升降的智能舞台,整個舞台能在90秒內完全沉入水下5米,實現從陸地到水下的自動切換。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舞美設計師 孫天衛:中間有33組3米×3米矩陣,8米高的升降台,我們叫它矩陣編程,它是埋在水裡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電腦編程好的,這個舞台是1300多平方米,瞬間入水,瞬間起來。一會兒變成陸地,一會兒變成水。包括熄火環節15個柱子在水裡起來,都是運用了機械舞台跟音樂跟視頻完成的。
閉幕式上,為了最大限度地拓展舞台空間,實現“以海天為幕,以城市為景”,主創團隊下足了功夫。
如何在夜晚營造出浪漫的“星辰大海”,在燈光的運用上,主創團隊調研了深圳多家科創企業,選取先進的光源設備,營造出色彩豐富的海天景象。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舞美設計師 孫天:海晚上很黑,我們動用了激光光源燈,它能達到三公里以外,放了200多檯燈,66組,整個海面上鋪上了一個光幕,非常精彩。所以今天你看到這個劇場,再看過去這片海,它是帶顏色的。它波光粼粼、碧光反射,把晚上的黑色海洋變成了彩色的海洋。閉幕式從舞美到我們呈現的演出,都是科技的加持,也證明深圳是一個科技之城,創新之城。
(總台央視記者 韓冰 聶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