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算計,將讓日本割肉5000億

*此圖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貓哥

來源| 是史大郎&大貓財經Pro

日本的旅遊消費股,崩了。

做壽司的Food&Life,跌14%;做百貨的三越伊勢丹,跌11%;做化妝品的資生堂,跌9%。

另外,日本機場大廈、日本航空、全日空、薩莉亞餐飲、日產汽車、亞瑟士、迅銷、索尼,這些耳熟能詳的日本品牌,都在跌,而日經225在開盤不久,一度跌破50000點。

肯定是要跌的。

高市早苗涉台的錯誤言論,在中日的反應都很大,外交部“奉示”召見日本大使,高層的態度很明顯了,而日本外務省也派人赴華,來解釋高市的言論。

日本顯然是急了。

因為,這兩天中國也開始反制了。

因“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外交部和文旅部提醒,中國遊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遊,而教育部提醒,謹慎規劃赴日留學安排。

業界反應更迅速,航空公司開始削減到日本的航班,各大航空公司開始接受赴日航班“免費退改”,赴日的旅行團下架,賣出去的開始退單,留學中介都開始勸退日本留學。

論壇延期、友好活動取消,接下來,估計日本產品的銷量,也要受影響了。

日本人估計都懵了,一句話的代價能有這麼大?日媒說,中國的反應“超出預期”。

超出預期嗎?高市在中國的紅線問題上試探,其實就應該預料到這個結果。

美國人都比日本人清醒,“雖然有所誇張,但完全在預料之中”,也不知道日本人在吃驚什麼。

最近幾年,日本首相換了又換,中日關係全靠經貿拉動了。

2024年中日貿易總額3083億美元,日本順差總額42.4億美元,大約300億人民幣。

他們主要靠投資收益來拉動順差,靠旅游來縮小逆差。

2024年,日本旅遊收入8.14萬億日元,其中中國遊客花了1.73萬億日元,大約810億人民幣,人均消費28萬日元,大約1.3萬人民幣,相當有購買力。

自由行為主,土豪居多。

東京的銀座、大阪的心齋橋擠滿了中國遊客,主要是奔著購物去了,便利店、藥妝店、免稅店、奢侈品店,都是掃貨重點。

不僅有遊客,還有代購,因為匯率划算,確實能便宜不少,還能直接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

另外,在日本還有12.35萬中國留學生,占到全部留學生的21%。

留學生的經濟貢獻就更大了,除了學費和本地日常消費,還貢獻了國際遊客消費。

而到了今年,1-9月份,中國遊客748.7萬人次,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同比增長達到42.7%。

啥水平呢?

差不多每4個國際遊客,就有一個是中國人,而且,每個人都是帶著購買力去的,日本的旅遊收入依然高漲。

日本也樂意在中國人身上賺錢。

簽證放寬了不少,還開放了十年簽證,門檻不低,吸引的就是土豪們。

但是,日本總是在這事兒上逼逼賴賴。

不少日本人覺得,中國遊客擠占了日本人的生活空間,各種不滿情緒,而日本的政客由於選舉的需求,把這種不滿情緒擴大化。

對,日本政客也炒作“日本人優先”,各種反移民,反遊客,然後就是,仇中。

外交部說的“安全環境惡化”,還真不是托詞。

不少中國人因為說漢語在日本遭到白眼,豎中指都是小意思,今年7月份,兩名中國男子被4個日本人用鋼管爆頭。

這4個人跟這2位中國人,無冤無仇,甚至沒啥交集,完全是針對中國人的隨機作案。

防不勝防。

現在,如他們所願,中國人就不去擠占他們的空間了,他們又不願意了。

為啥呢?還得是錢。

日本搞的各種招商會,尤其是旅遊招商會,估計懸了,今年馬上過完,影響的是2026年。

這回,影響有多大呢?也有先例參考。

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中國也發了同樣的“提醒”,2011年,中國遊客同比減少26%,而現在,高市發言的烈度,顯然高於2010年。

咱們按30%來算,日本旅遊收入損失大約在5200億日元,約240億人民幣,至少一個季度白乾了。

今天,日本公佈了三季度的GDP,年率下降1.8%,5個季度的增長被打破,再次進入負增長。

接下來咋辦呢?

高市面對的是外交和經濟的雙重考驗。

自民黨政要說,高一早苗正在反省其言論,日媒說,“事態能否趨於平息尚難預料”。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