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逝世,上級規定不准稱他老紅軍,老部下追悼時看到四個字大慟

1999年9月,丁盛將軍在廣州病故。

按理來說,他是開國少將,且先後擔任過廣州軍區和南京軍區這兩大軍區的司令員,其葬禮不說異常隆重,但也應該相當重視才對。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位老將軍的追悼會沒有稱“同志”,也不稱“老紅軍”和“老八路”,其家人在靈堂隻掛著一道名為“丁盛老人追悼會”的橫幅。

雖然其老戰友和老部下有千餘人前來悼念,場面頗為壯觀,可這簡簡單單的“丁盛老人”四字,卻著實讓戰友們大慟。這可就奇怪了,明明丁盛是一代名將,為何他死後的追悼會卻顯得那麼低調呢?

關於這件事情,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肯定一點,丁盛作為一個少將擔任大軍區司令員,不是幸運和巧合,而是實至名歸的,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干部。

他的本事首先就體現在軍事方面,他打起仗來可謂是勇不可擋。

在抗戰時期,他就曾率部作為主力團參加了黃土嶺圍殲戰,配合友軍殲滅了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及其所部1400餘人。後來還曾參加過百團大戰,一度打得日本人膽戰心驚。

在建國以後,丁盛依舊勢頭,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參加了多次戰役,並在金城戰役中打出了國威軍威,為促進朝鮮停戰協議的簽訂作出了巨大貢獻。

等到對應自衛反擊戰時,丁盛的軍旅生涯迎來了巔峰。當時丁盛率領部隊對上了印軍的主力第四軍,這支部隊可不簡單,不僅是印度陸軍中的精銳,而且還號稱曾在二戰中擊敗過隆美爾軍團。

但丁盛還是以雷霆之勢給了對方毀滅性打擊,讓這支精銳部隊威風掃地。

他的強勢一度令國際社會感嘆,西德的世界報稱讚他的部隊“如風捲殘葉,勢不可擋”,香港的明報則評價“瀟灑之極,漂亮之極”,毋庸置疑,其勇悍幾乎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另外,丁盛還極擅長穿插,就連林總都對他佩服不已。

在1949年的衡寶戰役中,林總要求各部隊止步於衡寶公路以北,但丁盛卻敢於抓住戰機,孤軍深入,脫離大部隊160餘里。

當時丁盛被敵人團團圍困,林總一度認為丁盛這是“羊入虎口”。但丁盛卻指揮各團搶占高地,在敵人的重圍內四面開花,硬是以1打4不落下風。

林總眼見丁盛攻勢迅猛,立刻指揮各部配合其行動,最終成功腰斬白崇禧的主力七軍。

戰後丁盛總結,打穿插的部隊一定要膽大心細,不要怕被四麵包圍,也不要戀戰和戀財,只要牢記這些,就能夠打好穿插。

其次,丁盛性格也不差。

據丁盛的秘書曾說,丁將軍人很老實,沒什麼心眼,這話說的很貼切。

記得在1972年的時候,丁盛生病住院,此時剛好接到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的通知,但他完全沒有註意到其中的利害,而是扭頭就讓秘書打電話給葉帥,希望請假。

還是身邊人提醒了一句:這可是毛主席點的將啊!他才反應過來。

除此之外,丁盛為人還很厚道,但凡提及他人,都會以“好”來形容。在提到鄧華時,他就說:“鄧華好啊,志願軍的主要領導,那樣整他是沒有道理的。”

提起黃榮海時,他也表示:“黃榮海好啊,當副司令還在機關食堂排隊買飯。”還有王東保,他評價道:“王東保好啊,打海南島,渡海作戰,不容易啊。”

還有,他為人一絲不苟。

在做報告的時候,大家既喜歡聽他報告,又害怕聽,因為他每次報告都都條理清晰,但凡點出問題,必有具體事例,直呼其名,直點其事。

而且他每次報告之前,都一定會告訴大家今天講多久,講完最後一句話時,時間都基本分秒不差。

最難得的是,丁盛治軍雖然嚴厲,但從來只批幹部,不批士兵,且對士兵多有愛護。例如某一次開會時,有一位師長照稿子念,結果被丁盛大罵了一通,毫不留情面。

但當他到某炮團視察看見一個士兵切豬草十分吃力時,他便會上前關心士兵,在發現士兵手中的刀不好用,他曾找來團長將其罵了一通,說,當兵的累的要死,你們知不知道?

最後,丁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堅持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領導。

在特殊的年代裡,因為出身四野的緣故,丁盛與林總關係密切。

丁盛曾是他手下第八縱隊的師長,被對方視為愛將。當週總理讓他去廣州軍​​區主持工作時,林總等人一度將其當做自己的倚仗。但是丁盛一直都堅持自己的原則,始終跟著毛主席走。

當時瓊崖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馮白駒曾被扣上地方主義的大帽子,動盪期間又挨整。毛主席出面保他,就找到丁盛說:你們廣東不是缺幹部嗎?馮白駒是一位可請出來啟用的好乾部。

丁盛聽後立即照辦,配合毛主席一起為馮白駒平反,因此丁盛在當時一直得到毛主重用,不僅在1971年後繼續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還成為華南地區大權在握的軍隊一號人物,後來八大軍區司令對調,他依舊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可以說,丁盛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站穩腳跟,是沒有辜負毛主席期待的。不過,正如丁盛晚年所感慨的那樣:人生如棋…時時有關口,處處有險道。一步不慎,悔之晚矣。

丁盛雖然在大多數時候能夠明是非,可他的性格注定了他沒有政治四維,因此在後來的動盪中,因為種種緣故犯下錯誤,後面甚至被開除了黨籍。

對此,丁盛十分後悔,但丁盛終究還是丁盛,即使沒有黨籍,他依舊強調:我組織上不是共產黨員,但心還是共產黨員。就是把我殺了,我還是擁護黨,擁護毛澤東思想。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但凡有人提及黨和毛主席的不是,他必定面紅耳赤的和人辯論,甚至還揮拳拍案斥之,可見老將軍的真性情。

當然,上級也沒有忘記他。廣州軍區念及老司令之情,按師級幹部待遇給他分配了4房1廳的居室。聶榮臻元帥也批准:讓老將軍落戶廣州。如此,直到1999年,老將軍在廣州病故。

因為沒有了黨籍,且礙於過去的錯誤,丁盛的追悼會既不稱“老同志”,也不稱“老紅軍”和“老八路”,最後只以“丁盛老人”稱之。

不過這也無法抹去他為祖國奮鬥一生所取得的功績,他依舊是那個驍勇善戰的開國名將。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