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演過不少接地氣的角色,比如那種鄰家大姐或賢妻良母的形象,生活裡她也低調,家庭美滿,丈夫辛柏青也是演員,兩人合作過好幾部戲。生於1974年,51歲就走了,這事兒讓人覺得太突然。
她的抗癌路從2020年左右開始,那時候她在拍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身體出問題,檢查出來是結腸癌,後來有報導說是卵巢癌,反正都是那種難纏的病。確診後,她沒對外張揚,就悄沒聲兒地開始治療,手術、化療、靶向藥,一套一套來。五年時間,她沒閒著,一邊治病一邊工作,拍了新劇《造城者》,五一那天還在微博上宣傳,看照片笑容滿面,誰能想到背後藏著多大煎熬。
到2025年年初,病情復發,結腸癌轉移了,咳嗽得厲害,可能是擴散到肺部,咯血、胸痛、呼吸都費勁。醫生說晚期了,她只能靠流食維持,消化系統受影響,吃不下固體東西。那個時候,她體重掉得快,臉色蠟黃,黑眼圈重,但照片裡她坐在病床上,還面帶微笑,做祈禱狀,手腕上繫著醫院的腕帶,床邊放著衣服和包。北大人民醫院的劉海鷹主任公開過她的住院照,2021年1月確診卵巢癌時就這樣,詹啟敏院士還去探望,送花祝福,希望她早點好起來。五年裡,她沒悲觀過,總是積極應對,圈里人說她正能量滿滿,從不渲染自己的痛。
而醫療上,她在北京的專科醫院堅持治療,化療週期一個接一個,2020年11月20日那次特別難熬,身體虛弱到極點,但她咬牙挺過去。靶向維持治療用了好幾年,首選的藥像紫杉醇加卡鉑,術後輔助化療6到8個週期,後來用PARP抑製劑如奧拉帕利來延緩復發。貝伐珠單抗也試過,目的是控制腫瘤增長。高危因素她可能有點沾邊,年齡在50歲上下是高發期,加上演員這行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飲食也不見得多健康。
預防上,她後來注意了,不吸煙,多鍛煉,低脂飲食,多吃蔬果,規律檢查CA125和HE4標誌物,這些都是自救的一部分。婦科盆腔超聲她定期做,遺傳諮詢也可能涉及,雖然沒公開家族史,但BRCA基因突變風險她得警惕。
除了醫療,她在生活上也調整很大。聽說她開始吃素,避免高脂食物,相信這樣能減輕身體負擔,長養慈悲心,還能解毒。圈里人透露,她手持計數器念佛,記錄次數,佩戴佛珠,就連住院時也不離身。法師分享過她在寺院的照片,用餐誦經,專為她做超度儀式。她把佛學當成精神支柱,覺得精神強大了,病魔就沒那麼可怕。
甚至改名成朱媛元,希望藉此逆轉運勢。這些事兒不是一時興起,從確診後就堅持下來,每天祈願,雙手合十,期待奇蹟。好友說,她在病房對訪客總是微笑合掌,表達對未來的盼頭。製片人王林岩曝過她化療細節,情緒低落時靠這些精神寄託拉自己一把。辛柏青暖心回應,幫她完成遺作,直播宣傳,延續她的願望。
![]()
整個過程,她沒讓病打倒心態。去年底,她還拍戲,咳嗽嚴重但堅持殺青,上個月在劇組暈倒過幾次,田沁鑫院長最後通話時囑咐別放棄,她咳著說會好起來。丈夫一直陪著,推掉片約,全職照顧,最後一刻抱著恢復希望。 5月17日上午11點39分,永遠離開了。 21日,辛柏青發訃告,國家話劇院也發布消息,圈內外悼念不斷。
好友曬出她抗癌路上的點滴,強調她的堅韌。姚貝娜、陳曉旭那些早逝的藝人,讓人聯想到她,中年壓力大,健康警示響亮。她的故事提醒大家,生命有限,珍惜當下,好好活著,別等病來才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