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廣東惠州大南山拉胡線,一位登山愛好者在徒步攀登的過程中倒地昏迷。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從惠東縣當地醫院證實,120派車趕到現場時,男子已不幸身亡,具體死因要等法醫屍檢報告。
>>>量力而行
大南山的野山頭,徒步登山男子倒地昏迷
11月8日晚,一位廣東網友發視頻稱,在惠州大南山拉胡線徒步攀登過程中,一名驢友遭遇不測。
11月9日上午,一位知情網友回复記者稱,事發8日下午1點多,這名登山愛好者突然倒下,“就是在大南山的一個野山頭,是在野外。”
![]()
一位登山愛好者在徒步攀登的過程中倒地昏迷
現場視頻顯示,有登山者為一名昏迷躺在地上的男子按壓做心肺復蘇,包括嘴對嘴吸氣。有人撐著雨傘為其遮陽,“還沒有呼吸,還是沒心跳,怎麼嘴唇發黑了?”有登山者疑似向外界求援,“就是到水底山,也要步行過來。”
![]()
登山者為一名昏迷躺在地上的男子按壓做心肺復蘇
此事引發登山者關注,有網友提醒,“徒步應該循序漸進,最好不要一下子就爬那種比較長的線,而且拉胡線難度不小,真別覺得有腳就行。”
也有網友稱這不是線路問題,是個人身體素質能不能適應的問題,應該量力而行,“建議戶外徒步登山,一定要注意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就停下來多休息,因為拉胡線還是有難度的。”
記者註意到,有登山愛好者稱,11月9日凌晨想開車上山被攔住,“開車去大南山,結果水底山越野線停了一堆車,有警車,有藍天救援隊的,還有救護車。說不讓上去了,山上有人出事。”
>>>景區管委會
事發地是未開放景點,卡口設專人值班勸返
11月9日,記者聯繫惠州市惠東縣九龍峰旅遊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證實,8日下午接到登山遊客的報告,“那個地方更接近多祝(鎮)一些,所以最後轉到多祝那邊去救援了,搶救情況我們還在了解,這個事情后續是多祝接手了。”
記者詢問該男子是深圳還是惠州的,多大年齡,工作人員表示不是很確定。
“是在我們屬地的,我們是和九龍峰林場以及多祝鎮那邊共同管轄的,那裡是我們轄區內未開放的一個點,不允許擅自進入攀爬。如果是無領導、無組織的情況下爬山,會被勸返的。他們一行爬山的,應該是沒有辦理報備手續。”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週末調登山確實很費力,最近也接到了比較多的救援,我一直在做勸告工作,我在關東口家專門設立了一個專人值班,勸告回來的遊客,特別是救救經驗的或者是由組織領導組織領導的管家。”
對於景區有無除顫儀,工作人員表示不了解,“簡單的醫藥箱肯定是有的,它是在消防救援大隊。大南山里面沒有急救醫生,遇到緊急情況應該立即送到附近的鎮衛生院。”
>>>鎮衛生院
派車去時已死亡,死因要等法醫屍檢報告
記者聯繫惠東縣多祝鎮政府,了解該男子的救援情況,“是從大南山轉來那個,後面怎麼樣了是嗎?”工作人員回應稱,她並非昨天的值班人員,救援善後情況不清楚,“大南山從哪裡都是可以上的,平時從九龍峰那裡上的更多。”
11月9日中午,記者聯繫惠東縣120,工作人員查詢後表示,8日下午1點多接報,男子可能是被多祝鎮衛生院接走。
多祝鎮衛生院一位醫生證實,“是我們醫院出的車,但人好像是沒了。”
另一位醫生告訴記者:“我們到現場時人已經去世,人就沒拉回醫院,直接被殯儀館的車拉走了,遺體現在在縣殯儀館。”
記者詢問男子死因,這名到現場的醫生回應稱:“據說當時在報警時人已經就死了,公安做了筆錄,現場有法醫去了的。我們派車去時人已經死了,具體死因要等屍檢報告。”
>>>景區提醒
水底山高1238米,未開發地點不建議探險
據了解,惠東縣大南山景色秀麗,在粵港澳大灣區戶外徒步圈子中名氣越來越大,成為惠州與深圳的登山愛好者享受山野樂趣的“網紅打卡地”。
前述九龍峰旅遊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高海拔水底山是1238米,我們正在加快大南山防火巡護道的建設,包括一些配套設施,比如說休息的驛站、索道,這些項目都在推進中。”
工作人員提醒,“對於未開發、未開放的地點,不建議大家去探險,特別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而且必須考慮個人身體素質。有些遊客可能是一時興起,但不具備專業的戶外運動知識。”
延伸閱讀
男子徒步深圳”望郎歸”突發熱射病家屬:多器官被燒壞
“大家幫幫這位父親。”10月25日,深圳一名網友發視頻稱,他在醫院遇到一名來自云南的父親在為住院的兒子發愁。 “他在醫院門口迷茫地翻著手機通訊錄,手足無措,看著他孤獨的背影,眼淚就流了下來。”
![]()
網友發布的求助視頻截圖
29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視頻中的父親孫先生。他介紹,自己22歲的兒子小孫到深圳“望郎歸”徒步,由於體力不支,電解質紊亂後被同行人送醫,確診為熱射病和腦水腫。 “兒子昏迷十天了,進入ICU病房,目前還沒甦醒過來。”
與小孫同行的一名朋友告訴紅星新聞,他們事後反思,第一是藥品和電解質水準備不充分,當時爬的時候流了很多汗,沒有及時補充電解質水,又一下子喝進了太多純淨水,才會導致電解質紊亂;第二是對熱射病了解得太少,前後花了三小時才送到醫院。
22歲男子徒步“望郎歸”中暑
家屬:被診斷患熱射病等,已昏迷10天
孫先生介紹,他們一家來自云南,兒子出生於2003年,今年22歲,在深圳一家物流公司工作了三年。 10月19日週末,兒子和幾名同事相約到深圳爬山,半路中暑,同行人撥打了急救電話。但由於地勢問題,救護車開到山腳就無法上去,消防救援人員只能把兒子從半山腰上抬下,“整整抬了一個多小時。”
![]()
救援現場受訪者供圖
孫先生稱,隨後,兒子小孫被輾轉送到深圳多家醫院搶救,醫生稱兒子的腎、心、肝等主要器官都被燒壞。醫生告知他小孫能否順利度過一個星期甦醒期,決定其今後是否會腦梗或成為植物人。
![]()
小孫在病床上昏迷不醒
家屬提供的一份疾病診斷證明書顯示,小孫被診斷為:1.熱射病;2.癲癇發作,缺氧缺血性腦病?3.吸入性肺炎?4.電解質紊亂:低鉀血症;5.凝血功能異常;6.代謝性酸中毒;7.肝功能不全;8.急性腎功能不全;9.高尿酸血症;10.心肌功能不全。
![]()
孫先生提供的兒子疾病診斷證明書
孫先生介紹,28日晚,兒子剛被救護車轉送至深圳市人民醫院由專家會診,醫生說兒子各個器官在逐步恢復中,最嚴重的是他的腦積水,正在密切觀察,“兒子昏迷十天了,進入ICU病房,目前還沒甦醒過來。”
陪同人員:
當天最高溫度32℃
一共4人徒步,藥品和電解質水準備不足
一名參與救援的資深戶外徒步博主曾告訴紅星新聞,“望郎歸”位於七娘山主峰的東南方向,因山頂岩石形似女子佇立眺望得名。該山峰屬於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未開放區域,登臨後有絕佳的觀海視角,攀登路線以鹿嘴山莊為起點形成環線,全程約10公里,近年來成為戶外愛好者的熱門打卡地。
在過去的三個月內,深圳七娘山已經陸續有3名徒步者遇難。上述博主介紹,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單獨行動、進入未開放區域、未使用戶外徒步軟件。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小孫此次並非單獨行動,同行多人發現他的症狀後立刻報警請求救援。
29日下午,當天與小孫同行的一名朋友告訴紅星新聞,他們徒步那天,是廣東降溫的前一天,最高溫度有32℃。他們一共四人同行,走的路線並不難,其中有人已經走過兩次,熟悉路線。
該朋友回憶,當天他們每個人都帶了1.5升純淨水和一些水果、零食,並按照軌跡軟件前進。 “走到三號平台時,我們休息得比較久,小孫說他先走一會,在前面等我們。後來,他走遠了,我們還找了一下他,發現他已經把自己的兩瓶純淨水喝得差不多了。”
該朋友稱,下山時,他們就看他走得有點慢,他說自己有點腿軟,但頭不暈。快到山腳下還有一點海岸線的路,當時才傍晚6點,打算再休息一會再出發。 “我們給他吃了麵包和巧克力,還有路人給了電解質水,他喝了兩口,到後面說話,他就不理我們了,有點懵的感覺,反應慢慢的。”
隨後,行人撥打了急救電話,警察和消防隊趕到現場救援。上述朋友告訴紅星新聞,事後反思,有兩點沒有做到位:第一滯留藥品和電解質水準備是否充分,當東西流的時候大量出汗時補充電解質水,再就是喝了太多的純淨水,可能會導致電解質確定的原因;第二幹對中暑病了解太少,下坡路很難走,消防救援又救援又救援了一個多小時,而花一個多小時才被送到醫院搶救。
孫先生告訴紅星新聞,他今年9月剛到義烏打工賺錢,這次趕到深圳醫院,被醫生告知兒子後續的治療之路還很漫長,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治療和康復。目前,家裡已經花費近十萬元,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其中兒子公司負責人也趕來幫忙墊付了一部分。 “作為父親,我不願意放棄我的兒子,我想盡我所能,給他生的希望。只要有一線生機,我都要拼盡全力去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