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印發《關於科學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近視防控關口前移,多措並舉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
《通知》指出,要分年齡段綜合施策。0—3歲幼兒禁用視屏類電子產品,不過多近距離用眼,多到戶外沐浴陽光。3—6歲學齡前兒童盡量避免接觸和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鼓勵幼兒園設計視覺追蹤類的運動和遊戲項目。小學制定並實施與學生身體發展相適應的體育鍛煉計劃,保障學生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用眼過度提前消耗遠視儲備量。
《通知》要求,要加強眼健康檢查。醫療機構按規定開展屈光篩查,監測兒童遠視儲備量。小學落實每學期2次視力監測制度,開展小學生視力和遠視儲備量監測,特別關注兒童眼軸和遠視儲備量的發展趨勢,儘早發現近視隱患,及時向家長反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在幼兒園推廣學齡前兒童定期屈光篩查。
在精準實施預警管理方面,《通知》指出,醫療機構加強兒童眼健康檢查結果評估,對遠視儲備量消耗過早過快的兒童,及時指導家長和兒童改變不良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發生。幼兒園、小學對檢查出視力指標異常、視力正常但有近視高危因素或遠視儲備量不足的兒童,建議家長及時帶兒童到醫療機構接受專業檢查。
《通知》要求,要推動家校協同防控、深化專業科普宣教。家長以身作則,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控制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各地教育、衛生健康、疾控行政部門統籌近視防控專家資源開展科普宣傳,積極引導教師和家長增強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意識。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做好校醫培訓,提升校醫從事近視防控工作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更好地組織開展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動。
據介紹,新生兒雙眼處於生理性遠視狀態,隨著兒童年齡增長和生長發育,遠視儲備量逐漸降低。遠視儲備量過快下降,是近視發生的早期信號,切實保護好兒童正常的遠視儲備量,防止過快消耗,能夠有效預防近視發生。
原標題:《小學每學期進行2次視力監測,預防兒童近視新舉措發布》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笪曦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