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Mitsubishi汽車終止與瀋陽航天三菱合資關係 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日本Mitsubishi汽車終止與瀋陽航天三菱合資關係 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圖/Mitsubishi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快速轉型與電動化浪潮持續擴大,三菱三菱汽車工業株式會社(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日前正式宣布,終止與中國合資發動機製造企業「瀋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SAME)的營運,並解除合資合作關係。這不僅意味著Mitsubishi將停止在中國的引擎業務,更象徵其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最後一步。

SAME 成立於1997年8月,於1998年正式啟動生產,當時是Mitsubishi為因應中國汽車市場崛起所採取的在地化動作。多年來,SAME 不僅為Mitsubishi品牌車型提供動力系統,也廣泛供應引擎予眾多中國汽車製造商,成為當地內燃機產業的重要供應者。

然而,隨著中國市場快速朝向電動車EV轉型,內燃機需求大幅萎縮,加上在地車廠在動力總成技術的自主發展逐步成熟,使得以引擎為核心的業務模式逐漸失去競爭力。Mitsubishi也因此決定重新檢視其在華戰略,最終選擇與合作夥伴終止合資關係。

日本Mitsubishi汽車終止與瀋陽航天三菱合資關係 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圖/Mitsubishi
日本Mitsubishi汽車終止與瀋陽航天三菱合資關係 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圖/Mitsubishi

據《經濟通通訊社》報導,SAME 已於2024年7月2日完成更名,現新名稱為「瀋陽國擎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同時,Mitsubishi汽車及相關日方股東已全面退出股東名單,取而代之的是新增股東「北京賽苜科技有限公司」。

事實上,Mitsubishi對中國市場的調整早有跡可循。2023年10月24日,Mitsubishi汽車即宣布停止中國當地車輛生產,並將其在廣汽三菱的股權全數轉讓予廣汽集團。此舉也讓Mitsubishi在中國整車業務正式劃下句點。

此次結束與 SAME 的合作,則是對其在中國引擎業務的最終交代,代表這家日系車廠已經從中國整體市場中全面撤出。

Mitsubishi的退出,並非單一事件,而是映照出整體日系車廠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占率持續攀升、在地品牌加速崛起,傳統燃油車陣營受到極大壓力。除Mitsubishi外,Honda 與 Nissan 近年也陸續關閉部分燃油車產線,並重新評估在華策略與投資規模。

面對產業重心的轉移,Mitsubishi未來將強化其在東南亞等主要市場的佈局,聚焦 SUV 與混合動力車型如 Outlander PHEV 的開發與生產,藉此鞏固品牌生存空間並因應全球市場的新動能。

日本Mitsubishi汽車終止與瀋陽航天三菱合資關係 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圖/Mitsubishi
日本Mitsubishi汽車終止與瀋陽航天三菱合資關係 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圖/Mitsubishi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