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了,鄭麗文第五輪人事佈局出爐;趙少康或被判入獄,慌忙求饒

11月的台北,風很大,短短幾天時間裡,鄭麗文連續五次拋出人事任命名單,刷新了外界對她政治手腕的認知。就在這場洗牌進行到中盤階段時,昔日“戰鬥藍”趙少康卻因一次投票中的“亮票”行為被台北檢方起訴,面臨牢獄之災。

一邊是穩步擴張的人事佈局,一邊是昔日強人低聲下氣的求饒現身,國民黨的兩條路線、兩種命運,在同一天被擺上了檯面。鄭麗文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對藍營派系的重構?趙少康又為何從“敢言敢戰”的形象跌至“求輕判”的地步?

11月6日,鄭麗文公佈了第五輪人事佈局,這已經是她上任以來的第五次人事任命,被稱為“藍營版洗牌”的關鍵一役。這一次,她不再局限於地方主委人事,而是正式動了黨中央核心崗位。

張雅屏被任命為考紀會主委,李德維成為特別顧問,江怡臻和牛煦庭則擔任發言人,王安國接手新媒體宣傳工作,董佳瑜掌管對外事務。這波人事安排,被認為是鄭麗文正式“坐穩”國民黨主席寶座的標誌。

洪秀柱、朱立倫、連勝文、郝龍斌四大派系的嫡係人物,全部在這輪佈局中獲得位置,這表明鄭麗文並沒有選擇清洗舊人,而是選擇了“拉攏、安撫、整合”的策略。

張雅屏原是洪秀柱陣營的重將,此前有意參選黨主席,但在關鍵時刻退選,被認為是對鄭麗文讓步。鄭麗文此次任命他為考紀主委,既是“回報功勞”,也是展示其與深藍派的親近意圖。

李德維則是連戰的親信,雖然連家在這次黨內改選中沒有明確表態,但李德維全程陪同鄭麗文拜訪重要人物,是“連繫”間接表態的象徵。將他安插為辦公室顧問,也釋放出鄭麗文“向連家靠攏”的信號。

郝龍斌方面的代表董佳瑜也被鄭麗文委以重任,負責藍營對外交流事務。要知道,在選戰期間,董佳瑜是郝龍斌陣營的堅定支持者,甚至被傳要角逐台北市議員。如今被重用,意味著鄭麗文不計前嫌,也在為藍營的團結埋下伏筆。

王安國的任命則最為引人注目。他是音樂人出身,外界對他幾乎毫無了解,卻被鄭麗文任命為文宣負責人,接替朱立倫團隊的核心崗位。這一安排打破了藍營以往的“圈內人”用人傳統,也展現出鄭麗文“用人不拘一格”的魄力。

江怡臻和牛煦庭的加入,則徹底打破了此前“老人當政”的批評聲音。他們都是40歲以下的青壯世代,鄭麗文用他們來回應外界對其“違背世代交替承諾”的質疑,也試圖扭轉國民黨“老化”的形象。

這波佈局表面上是黨務調整,實則是一次深刻的派系利益重組。每一個人選背後都有其所代表的政治力量,也都有其代表的派系份量。鄭麗文沒有選擇“清洗舊人、另起爐灶”,而是用“分配權力”的方式換取“派係安靜”。

她將四大派系的人馬融入核心團隊,派出橄欖枝,換來暫時的穩定。這種策略雖然複雜,但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內部,反而是最有效的辦法。

比起“革命式清洗”,鄭麗文更像是一個修補者,她要做的不是“推倒重來”,而是“修舊如舊”,在原有框架下實現最大程度的整合。這種手法看似保守,其實更需要耐力和手腕。

在鄭麗文忙著整合藍營各方人馬時,趙少康卻因“亮票案”陷入司法危機。在7月26日的大罷免投票中,趙少康公開展示自己的選票內容,違反了台灣地區“選罷法”中關於不得亮票的規定。當時他堅稱自己“只是晃了一下”,並不知道媒體會拍到正面。

台北檢方並不接受這一說法,在9月23日對他進行首次傳訊後,最終在11月6日正式起訴,並要求法院從重處罰。檢方指出,趙少康明知法律禁止還要故意展示選票,態度傲慢、反應敷衍,不符合從輕處理的條件。

根據台灣地區相關法律規定,亮票最高可判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科20萬元新台幣以下罰金。趙少康的行為被視為“煽動性違法”,尤其是他在被提醒後再次舉票,更加加重了司法機關的判斷

曾經高舉“戰鬥藍”大旗的趙少康,如今卻低頭認錯,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他表示自己在接受調查時“配合良好”,願意繳納罰金,希望法院“輕判”,更強調今後會“特別注意”言行。

過去那個敢言、敢戰、敢怒的趙少康,此刻的言辭卻充滿了請求與妥協。不僅如此,趙少康還被拍到在與檢方溝通後,迅速向媒體低聲下氣地“澄清態度”,一改此前的強硬風格。這種反差,讓外界看得目瞪口呆,也引發了黨內不少議論。

趙少康這次出事,並不僅僅是法律問題,更是政治判斷的失誤。他原本想藉“亮票”吸引輿論,鞏固“戰鬥藍”的支持者,但如今適得其反,不僅被起訴,還嚴重損害了自己原有的政治形象

更令他尷尬的是,藍營內部對他的態度也出現了明顯轉變。過去趙少康有一定話語權,能夠左右部分派系走向,但如今他面臨的是“被邊緣化”的風險。

在鄭麗文展示出整合能力、佈局未來的同時,趙少康的“亮票案”正好成了這場藍營權力變化的分水嶺。藍營基層也在紛紛表態,希望黨內“停止內耗”,並對趙少康“製造分裂”的行為表達不滿;而鄭麗文整合派系、重用年輕人、推動藍白合作的動作,反而贏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在這次風波中展現出“騎牆派”的特點。在非洲豬瘟疫情控制後,盧秀燕向民進黨高層“致謝”,稱“多虧行政機構配合”,被島內輿論質疑“討好綠營”。這種做法,也讓部分藍營支持者感到失望。

黨內老將各懷心思,地方首長各走各路,年輕基層找不到方向感,國民黨內部的裂縫已經不再是暗流,而是明面上的斷層。藍白合作的議題也被鄭麗文提上日程。在多個縣市提名將採取“民調對比”方式決出最具聲量候選人。她還表示,未來將依據規則推進整合,避免綠營“漁翁得利”。

這不僅展示了她對接下來選戰的重視,也是在為藍營爭取更大話語權。相比之下,趙少康不僅沒能對藍白合作提出建設性意見,反而在黨內製造了更多紛爭。

鄭麗文還宣布,將組建“律師團”幫助因政治操作被檢調打壓的藍營人士,並籌備千萬級基金。這一動作,被認為是她在向趙少康及其支持者釋放善意。但要不要接受這份“橄欖枝”,趙少康還未明確回應。只是,他的“戰鬥藍”形像如今已經大打折扣,若想再掀起風浪,恐怕也要等風向再次轉變。

11月1日,朱立倫正式將“信物”交給鄭麗文,國民黨進入“鄭時代”。但這場權力的更迭並沒有止步於形式,它引起的風波,仍在藍營內部持續蔓延。

一個在重整旗鼓,穩步前行;一個在求輕判,避風頭。國民黨曾經的兩面旗幟,如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命運軌跡,也讓人不禁思考:面對不斷變化的政治格局,誰才是真正能引領藍營走出低谷的人?

風已經吹起來了,面對未來的選戰與派系挑戰,鄭麗文是否能持續掌控局勢,趙少康又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引發外界持續關注。在權力重構的棋盤上,誰能走到最後,還要看下一步怎麼落子。

信息來源:[1]國民黨新人事公佈“柱系”班師回朝,郝龍斌的美女智囊掌管國際部海峽導報[2]趙少康“大罷免”亮票2次,遭台北地檢署起訴:從重量刑閩南網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