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現在充滿一種沒活硬幹的阿里味”,這是最近山姆相關貼子點贊最高的評論之一。
10月27日,阿里前高管劉鵬被任命為山姆會員店業態總裁,直接向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朱曉靜匯報。簡單來說,阿里前高管上任山姆中國一號位,劉鵬也是首位擔任該業態總裁的中國籍高管。
巧合的是,這次山姆產品換圖風波,趕在了“新官上任”的時候。
山姆App上的商品圖突然“增加了濾鏡”,生肉變成食物成品圖、大部分水果都切開、主圖增加了各種強調賣點和優惠信息的“牛皮癬廣告”,“以前的白底主圖簡單明了,現在純屬沒活硬幹”。
![]()
短短幾天,會員討伐【山姆阿里化】的聲音遍布互聯網。
![]()
山姆會員,炸了。
山姆App變得陌生且熟悉,生鮮產品一夜之間學會了“東亞秘術”之一P圖,從原本乾淨的白底圖變成精修產品圖。 11月3日,話題。
被討論最多的是“生肉做熟”,原本紅白相間的安格斯牛肉片變成了烤盤醃製好的成品,牛排煎至三分熟和小番茄、玉米筍一起放在大白盤裡,牛腩也和經典CP番茄放在一起進行展示。
![]()
習慣了簡潔清爽界面的會員有些懵了,“完全不知道應該買哪個,還得點進去一個個看內頁,增加選購時間”。
另一個改版主要區域是蔬果,或許是山姆嫌棄原本可以展出產品數量、模樣的白底圖實在無聊,在蔬果展示上也費盡了心思——
開始給蔬菜和水果擺盤,透明塑料袋裡塞兩顆生菜或許彰顯不出設計的能力,精裝版蔬菜的標配是具有古樸感的底盤、看似隨意但頗為尷尬散落在一旁的幾顆大蒜頭以及幾片被掰下來的菜葉子。當你想清楚產品具體啥樣時,得先看完一堆“花里胡哨”的信息。
就比如出圈產品新美月梨,改版後展示產品的畫面只能佔四分之一,C位的是一個巨大的“H₂O”和膳食纖維圖案,一個水分子比梨還要大嗎?
![]()
不少媒體認為此次山姆產品圖的改版少不了AI的功勞,最典型的案例是黏到不分彼此的玉米和掛著“茭白”名的筍和玉米雜交物。
茭白原本光滑的表白上“長”出筍一樣的痕跡,頭頂上還冒著一縷縷玉米須。 AI偽人廣告徹底入侵蔬菜圈,讓茭白長出了AI偽人的“第六根手指頭”。
![]()
“精裝的產品背景圖也可能來自AI”,有媒體指出,還有互聯網電商最常見的賣點宣傳。山姆終於迎來這一天,像主流電商一樣,產品圖上增加“牛皮癬廣告”,雞蛋下面加粗變色著重強調“長期降價為您節省” ,“還以為點進了拼多多”(拼多多何錯之有)。
在一眾或許被AI化的生鮮產品中,網友最擔心還是“站起來跳舞的三根香蕉”和“被捆綁的鹿茸菇”,由於不忍看到生鮮被迫做出高難度動作,跑到後台問山姆“到底哪家香蕉可以站著跳舞? ”
時刻關心香蕉和鹿茸菇尊嚴的網友緊盯山姆的變化,11月3日上午把山姆罵上熱搜,晚上6點產品首頁換回了白底主圖,但點進去仍是精裝版,晚上11點左右終於里里外外回到最初的模樣。
![]()
面對會員的怒氣,山姆不是不改,而是分批改、有計劃地改,打一鞭動一下的改法徹底惹怒中產,原本對精裝圖的不滿已經變成了【尋找最醜產品圖】的遊戲。
借AI之力,山姆加速本土化,在會員眼裡這是被互聯網惡習“帶壞了”的表現。以前是只知道直白展示消息的清純大學生,現在進化成滿嘴黑話的職場老油條。簡單明了的白底大圖(生鮮產品)變成了高飽和感氛圍圖,增加擺盤、切開展示側面,甚至直接做熟,原本展示的產品變成了強調賣點和優惠力度,而你想要看產品直出圖,至少需要左滑3張圖。
網友把這樣的變化總結為【染上阿里味】,雖然你很難判定這是否和阿里有關,但顯然,阿里前高管拿下山姆中國一號位的動作,讓這場憤怒有了發洩口。
山姆在11月3日晚上10點左右回复“本次App的改動於今年8月底開始上線進行測試”,像山姆這樣大體量的公司也少見高管上任一周後大改產品首頁,網友看到回應質疑,“一天上線多個版本,加班到晚上10點發聲明是誰逼的? ”
![]()
“新老闆上線第一彈,就是首頁改版”,在3家互聯網大廠做過5年運營的張洪告訴氫商業,“這種操作在互聯網比較常見,最近我們大部門換了新領導,第一個工作就是改產品首頁,把主推的項目放進來,不看好的可能捨去。 ”
產品首頁就像是古代皇帝換年號,主打一個我來了、我變了,所以上任就改版。 “產品首頁往往是公司/部門流量最大的地方,改成啥樣兒,所有人都能看到”,張洪指出,“新領導上任都是帶著任務來的,改版首頁方便匯報工作,也相對好做可量化數據的,比如一些關鍵指標比如轉化率、用戶停留時間等,都可以用運營方式搞上去。 ”
![]()
“如何短時間內小投入就能拿到業績?答案是運營。定向刷數據、定義新口徑,運營搞活動,指標蹭蹭漲。 ”此前離職的釘釘的產研負責人元安曾公開表示。
就好比生肉變菜單這回事兒,胖東來也在做賣肉送菜單,只不過是偌大的海鮮賣場旁放一頁小小的教程免費送給食客。山姆直接跳過產品展示就開始賣貨,如果你想知道產品到底啥樣,就需要多花時間和精力在App裡找圖。
“到時候就可以在PPT裡寫,通過圖片改版會員平均使用時間增加50%,點擊率同比提升10%”,點擊次數多了,留存時間長了,匯報的工作變漂亮了。
可山姆會員討厭這種變化,因為擔心自己花錢才能進的商超有一天變得像淘寶們充滿迷惑性。
這種厭惡不是沒有來由,消費者早就苦互聯網電商產品頁久矣。打開雙11大促期間的平台,很難想像互聯網電商發展到2025年,在天貓超市的產品首頁竟然找不到完整有用的信息。除了繁瑣複雜的滿減價格,劃到底部可能也看不到克重、尺寸、成分等最重要的信息。除了品牌名還對得上,剩下做迷惑性處理,相當於找工作面試對方問請自我介紹一下,你回答“我要找工作”。
![]()
為了買貨你還需要小心產品圖第一頁的“介紹視頻”,繼續左劃終於在1個視頻、5張圖裡的角落裡看到了一排小字“830ml囤貨裝”,你終於可以買了。沒想到雙11狂歡節下面加粗、放大寫的是“券後22.31”,結果點進去賣的產品卻是120ml的試用裝。
山姆中產真的“應激”了,因為不想再和運營人員玩廢話裡找有用信息的遊戲。
![]()
眾所周知,會員費是山姆的核心商業資產之一。
山姆一邊用供應鍊和選品能力給會員帶來具有中產味道的產品,一邊每年向會員收取至少260元的會員費。也就是說,中產交錢,買的就是一個舒心暢意和產品有保障。
具體在電商渠道上,山姆一直堅持全渠道策略,在2025財年第二季度,沃爾瑪中國淨銷售額達58億美元,同比增長30.1%,其中山姆交易單量實現雙位數增長,電商業務佔比已超50%。根據沃爾瑪的財報會,截至今年7月末,沃爾瑪在中國設立的雲倉總數已達455 個,較去年三季度末的350個有明顯上升。
也就是說,山姆會員重要,山姆電商也重要。
好好做電商,大抵也是劉鵬拿下山姆中國一號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朱曉靜公開表示,希望劉鵬憑藉自身能力和經驗能“推動數字化轉型和科技創新,幫助業務行穩致遠,為會員帶來更好的商品和體驗。”
在一些通稿中,能看到劉鵬的定位是“救火隊長”。從業務層面上來看,山姆中國需要數字化轉型,“山姆正處在入華近30年來擴張步伐最快的階段”,門店在5年內從30家翻倍至近60家,“無論是誰坐鎮山姆中國,任務都是持續開設更多門店、實現更加深度的會員洞察、持續推出高差異化的商品,以及不斷升級全渠道購物的便捷體驗。 ”晚點LatePost認為。
而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的劉鵬,從最初擔任天貓國際總經理,幫助阿里拓展全球化戰略,到擔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B2C零售事業群總裁、淘天集團品牌業務發展中心總裁,無論是在全球供應鏈整合能力還是國際事業上,都匹配山姆的需求。
圖源:晚點LatePost
“劉鵬可能會優化物流鏈路,通過算法優化分倉和配送路徑,在提升時效的同時控製成本、穩定品質,讓’一小時達’服務體驗更好。”資深互聯網人士李峰告訴《財經天下》。
實際上,“豹變”也指出,山姆這次挖來的互聯網高管,不止阿里,“曾輾轉於京東、阿里和字節跳動的楊小梅目前回歸沃爾瑪中國,任山姆採購運營副總裁。 ”
看起來像是風口浪尖上的阿里前高管被迫背上了一切罵名,實際上,早在2024年下半年,沃爾瑪在財報會上就要求山姆的所有品控流程向沃爾瑪全球體係對齊,減少冗餘環節,提升效率。山姆首席採購官張青還曾表示,山姆的商品規劃期通常是12-18個月,但《每日人物》今年7月稱,山姆已經將市場調研到上架時間縮短至半年內。
這被業內認為降本增效的舉措在今年7月徹底惹怒會員。有人發現,原本高複購率的太陽餅、低糖蛋黃酥全部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好特賣同款衛龍和好麗友。衛龍沒有任何問題,但走進好特賣不需要一年花260元。
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所以這一次會員猶如驚弓之鳥。最近還有會員發現山姆會員App更新了更加強勢的“新會員”條款,對綁卡和退卡的要求更高,如果你不同意新條款,就無法使用已經付費的會員服務。
![]()
“有變化,做通知,詢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不是很正常嗎?”對於網友的不理解花了錢的會員不能接受,“不一樣的是我付了會員費,相當於和山姆簽了合同,但沒有徵得本人同意就修改合同內容,誰能高興地接受?”
比起從全球挖更好的產品、做業務升級,會員們更擔心的是山姆沾上【阿里味】,已經到了無論事實如何就已經“談阿里色變”。
阿里味,已經成為互聯網頂級黑話。
作為一個早期就開始發展企業文化的互聯網大廠,阿里這些年創造了許多被吐糟的職場工作模式。
移動”花名”此類你還能接受的像在江湖拜把子行為,最典型的是和“996是福報”一起誕生的寫週報。看著日報、週報、月報,發展到事事報,沒事報有事更要報的趨勢,“會不會以後普通會員寫日報,卓越會員寫週報?”有網友調侃。
![]()
更讓牛馬們怨聲載道的是【末位淘汰】,這被認為是讓牛馬自己向自己抽鞭子的內捲“變革”。原因是阿里內部強KPI,馬雲也曾表示,阿里員工能熬到三年很難,十年員工在阿里已經算寶貝。
末位淘汰的本質是要你內捲,為了不被淘汰,牛馬就需要漂亮的數據和更好看的PPT,正如釘釘的產研負責人元安在公開信中指出“我們談論的是KPI,我們把客戶和用戶當流量當數據,看我們是怎樣運營數據,怎樣收割客戶”。
為了快速提升KPI,最簡單、最迅速的方式要么是砸錢搞運營、做數據指標,所以你能看到前段時間淘寶閃購大戰美團外賣,三個月簽了15位明星;要么是直接收購新業務,但同時,口碑、摩拜單車、銀泰、大潤發等多個業務被阿里收購後失去行業龍頭地位。
![]()
因此有網友用非常負面的“行業百草枯”來形容阿里,意思是這個老牌互聯網大廠流量導向的做派,會“帶壞行業風氣、荼毒外企和傳統企業”。
會不會下一個就輪到山姆?是不是山姆以後也可以藉錢並且跳轉淘寶了?
比起未來,會員們更擔心眼前事,比如突然被精裝的產品圖,再比如強制性同意的會員條例。雖然山姆發通告言外之意最近發生的樁樁件件,和最近上任的阿里前高管無關。
但短短幾天,難道不已經把中產的痛點對齊了嗎?
(張洪為化名)
參考資料:
1.每日經濟新聞,《山姆中國換帥,阿里來的“救火隊長”能否挽回會員信任》,2025.10
2.豹變,《山姆加上阿里味,會員們會買單嗎? 》,2025.10
3.晚點LatePost,《劉鵬成為新任操盤者後,山姆中國的變與不變》,2025.10
4.三聯生活周刊,《放棄期權辭職,一個中年高管眼裡的“大廠病”》,2025.06
編輯|盧力麟
作者|徐俊奕
設計|胖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