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緬北四大家族的頭目戴著鐐銬站在審判席時,或許大家都在歡呼著正義降臨了。
彷彿他們被抓之後,那些籠罩在境外土地上的陰霾也會徹底消散。
但是這些人留在親歷者身上的淤青與疤痕,卻深深的烙在了親歷者的身上和心上。
![]()
緬北四大家族的覆滅,是中緬泰三國聯合執法的重要成果。根據中國公安部2025 年5 月20 日發布的通報,自2024 年12 月啟動“雷霆掃詐” 專項行動以來,三國警方累計抓獲四大家族核心成員37 人、骨干成員214 人,解救被脅迫電詐人員1.2 萬名,查封凍結涉案資產折合人民幣超80 億元。其中,白所成、魏懷仁、劉阿寶、魏清濤四大頭目先後於2025 年1 月至5 月落網,標誌著以“亨利集團”“福利來集團” 等為代表的電詐帝國徹底崩塌。
![]()
審判現場的歡呼聲中,曾被囚禁在果敢電詐園區的親歷者李雪(化名)卻陷入沉默。 2025 年6 月5 日,在雲南臨滄市的一處反電詐幫扶中心,李雪向回訪民警回憶起2023 年被誘騙至緬北的經歷時,聲音仍止不住顫抖。
“四大家族倒了,我很開心,但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女孩,她們沒機會等到這一天。” 李雪口中的“沒機會”,指向的是電詐園區內一條殘酷的生存法則—— 女性被分為“有姿色” 與“沒姿色” 兩類,前者可能被頭目或骨干成員“挑選” 為私人助理,後者則面臨更悲慘的命運,“要么被折磨致死,要么被賣到公海的漁船上,再也沒人知道下落”。
![]()
中國警方在2025 年6 月發布的《緬北電詐受害者權益保障報告》中,首次公開了32 名“失踪女性電詐人員” 的線索,其中28 人被證實已被轉移至公海區域,至今下落不明。報告顯示,這些女性多因“相貌普通、不服從管理、電詐業績不達標”,被電詐集團以“轉賣” 名義處理,每名人的“售價” 在1.5 萬至3 萬美元不等,買家多為東南亞海域的非法漁船或跨國人口販賣組織。
![]()
親歷者證詞
2023 年8 月,22 歲的李雪被網友以“月薪3 萬的客服工作” 誘騙至緬北果敢,剛下汽車就被沒收手機和身份證,扔進了“亨利集團” 控制的電詐園區。她在2025 年的證詞中,詳細描述了園區內對女性的分級管理:“每天早上,我們會被趕到空地上排隊,有頭目過來挑人,長得好看、會說話的,會被帶到’VIP 區域’,負責給男性電詐人員端茶倒水,或者陪頭目應酬;像我這樣相貌普通、性格內向的,就被分到’業績組’,每天必須完成5 萬元的詐騙’業績’,完不成就要挨打。”
![]()
李雪回憶,園區內有一名叫王芳(化名)的女孩,因連續一周未完成業績,且“拒絕服從頭目安排”,在2023 年10 月被貼上“滯銷品” 的標籤。 “那天晚上,我看到她被兩個保鏢拖出宿舍,她哭喊著’我不是滯銷品’,但沒人敢攔。後來聽其他女孩說,她被賣到了公海的漁船上,那些漁船根本不捕魚,專門用來關押像她這樣的人,要么被強迫做苦力,要么就被扔進海裡。” 李雪說,這種“公海處置” 在園區內並非秘密,頭目們常用“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公海” 威脅女性電詐人員,“大家都知道,去了公海就等於死了”。
![]()
另一位親歷者張敏(化名)的證詞,進一步印證了“公海黑幕” 的存在。 2024 年3 月,張敏因試圖逃跑被抓回,電詐集團頭目曾當著所有人的面,播放了一段公海漁船的視頻:“視頻裡有幾個女孩在船艙里幹活,身上都是傷,船搖晃得很厲害,有人被推到海裡,周圍的人都在笑。頭目說,這就是逃跑和不服從的下場,沒姿色的女孩,在公海連魚食都不如。” 張敏說,這段視頻讓她徹底放棄了逃跑的念頭,“我害怕自己也會變成那樣”。
![]()
中國警方通過調查發現,四大家族控制的電詐集團與東南亞海域的非法漁船存在長期合作。 2025 年5 月,警方在審訊魏清濤時,其供述稱“2022 年至2024 年,共向公海漁船輸送’不合格女性’137 人,從中獲利280 萬美元”,這些漁船主要活動在泰國灣、馬六甲海峽附近海域,通過偽造船舶登記信息、更換船名等方式逃避監管,“大部分女孩在漁船上活不過3 個月,要么病死、累死,要么被扔到海裡”。
![]()
尋找失踪者與斬斷黑鏈條
四大家族覆滅後,尋找被轉移至公海的失踪女性,成為中緬泰三國聯合執法的新重點。 2025 年6 月10 日,中國海警局聯合泰國海事警察、緬甸海岸警衛隊,在泰國灣海域開展“深海尋踪” 專項行動,重點排查非法漁船。截至2025 年7 月5 日,行動共查獲非法漁船12 艘,解救被囚禁女性23 人,其中1 人是2023 年被賣到公海的王芳—— 她因“會修理漁船發動機” 被漁船主留下,才僥倖存活至今。
王芳在2025 年7 月的採訪中,講述了公海漁船上的生活:“每天要工作18 個小時,搬運貨物、清理船艙,吃的是發霉的米飯,生病了也沒人管。有一次我反抗,被船主打斷了兩根肋骨,他們還說,要是再鬧就把我綁上石頭扔海裡。” 王芳說,她在漁船上見過最慘的女孩,因“幹活慢” 被船主用開水燙傷,最後在痛苦中死去,“屍體直接被扔進海裡,連個名字都沒人知道”。
![]()
為徹底斬斷“電詐園區— 公海漁船” 的黑色鏈條,2025 年6 月,中緬泰三國簽署《公海海域聯合監管協議》,明確建立“漁船動態監控系統”,對進入公海的東南亞漁船實行“實名登記+ 軌跡追踪”,同時在泰國灣、馬六甲海峽等重點海域設立16 個聯合檢查點,嚴厲打擊非法人口販賣與海上強迫勞動。中國海警局副局長在2025 年6 月20 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將持續加大公海海域的執法力度,不讓公海成為犯罪集團的’法外之地’,也不讓任何一名受害者被遺忘”。
尋找失踪者的過程依然艱難。截至2025 年7 月10 日,在警方登記的32 名“公海失踪女性” 中,僅找到23 人,其餘9 人仍下落不明,警方推測“大概率已遇難”。中國反電詐志願者協會負責人在2025 年7 月的公益活動中呼籲,“四大家族的覆滅不是終點,我們需要記住這些受害者的故事,加強反電詐宣傳,讓更多人認清境外電詐的真相,避免更多人落入陷阱”。
![]()
不能被遺忘的“公海真相”
四大家族覆滅後,國內關於“緬北電詐” 的討論逐漸降溫,但親歷者們講述的“公海真相”,卻提醒著人們:犯罪集團的危害遠不止電詐本身,其背後的人口販賣、海上強迫勞動等黑色產業,仍需持續關注。 2025 年7 月,中國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電詐警示教育月” 活動,將“公海黑幕” 納入宣傳內容,通過親歷者證詞、警方調查視頻等形式,向公眾揭示境外電詐的殘酷性,“我們希望讓所有人知道,境外所謂的’高薪工作’都是陷阱,尤其是女性,可能面臨比電詐更可怕的命運”。
![]()
結語
對於親歷者而言,四大家族的覆滅是正義的開始,但創傷的癒合仍需時間。李雪在2025 年6 月加入了反電詐志願者隊伍,她希望用自己的經歷警示他人:“我很幸運能逃回來,但還有很多女孩沒那麼幸運。我想告訴所有人,不要相信境外的高薪誘惑,也不要忘記那些被送到公海的女孩,她們的故事,不該被埋沒。”
截至2025 年7 月,中緬泰三國聯合執法仍在繼續,公海海域的排查行動也未停止。這場針對緬北電詐的“雷霆掃詐” 專項行動,不僅摧毀了四大家族的犯罪帝國,更揭開了境外犯罪產業鏈的冰山一角。而“沒姿色的女子最終下場是公海” 這句話,將成為一道深刻的警示,提醒著人們:反電詐與反人口販賣,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