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了!是上海著名演員胡歌,網友:都這麼卷的嘛…

胡歌演的反詐短片火了,上海騙案直接少了一成八——不是演員有多厲害,是人太容易信假的了。

這部片子不是什麼大製作,成本兩百萬,拍了兩天,胡歌沒要一分錢。

可它一上線,兩天就炸了。

五百萬人看了,兩個多億人刷了話題,連微博熱搜都給它霸了第一。

更狠的是,片子放出去沒幾天,上海天天有人被騙的電話、聊天記錄,突然少了快五分之一。

反詐APP一天多了三百多萬新用戶,老人們翻著手機問孩子:“這上面是不是真能防騙?

這事兒不簡單。

不是因為胡歌紅,是因為他演的不是英雄,是個普通的男人。

他演的那個人,會半夜發消息問你睡了沒,會記得你說過最喜歡吃辣條,會在你難過的時候發一整晚的語音安慰你。

他不圖你錢,他圖你的心。

等你動了心,他才開口說“奶奶住院了”“項目要投資”“轉賬就能救我”。

你掏錢的時候,心裡還在想:他對我這麼好,我不能不夠意思。

這不就是《畫皮》的現代版嗎?

古代的鬼披張美人皮,騙人掏心;現在的騙子披著溫柔體貼的皮,騙你掏錢。

你沒看過《聊齋》,但你一定在微信上碰到過“他”——那個剛加好友,就問你“今天過得好嗎”的人;那個每天給你點贊、發早安晚安、還夸你笑起來好看的人;那個明明沒見過面,卻比你親兄弟還懂你心思的人。

人為什麼會信?

不是因為笨。

是因為太孤獨了。

年輕人忙工作,父母年紀大了,子女在外地上學,朋友各奔東西。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去醫院掛號。

沒人聽你抱怨加班多累,沒人記你生日,沒人關心你今天頭疼不頭疼。

騙子就鑽了這個縫兒。

他們不靠技術,靠人心。

上海警方沒喊口號,沒貼海報,沒發傳單,他們拍了一部有人味兒的電影。

沒說“小心詐騙”,而是讓你看完心裡一顫:這不就是我認識的那個人嗎?

你沒被騙,但你替主角心慌。

你沒報案,但你開始刪掉那些“太溫柔”的陌生人。

胡歌為什麼答應接?

他說自己也收到過詐騙短信。

“你中獎了”“你的醫保卡異常”“公安要抓你”——他當時就笑了,但笑完心裡發涼。

他知道,那些話,不是給聰明人聽的,是給一個人在夜裡翻來覆去睡不著時,悄悄點開的手機屏幕上,最可能相信的話。

片子火了,不是因為好看,是因為它照出了我們心裡的空。

你沒被騙,不代表你不脆弱。

你媽可能在刷“免費領雞蛋”;你爸可能在給“股票老師”轉賬;你侄女剛上大學,加了個“學長”天天陪她聊天,說要帶她旅遊。

這些都不是傻,是他們太想被在乎了。

片子播完,騙案少了,APP爆了,這不是宣傳成功了,是人心被看見了。

警方沒說“你太天真”,而是說:我們懂你寂寞,所以才幫你。

現在這部片子要翻譯成十二種語言,送出國。

國際刑警要拿它當教材。

外國騙子也用Tinder、微信、Facebook,也裝溫柔,也裝成有錢人,也找老人下手。

中國拍的這個短片,能騙到的不是中國人,是全人類共通的孤獨。

你看過這部片子嗎?

如果你沒看,你可能覺得:“我不會信這個。

”可你有沒有在深夜,刷到過一個陌生人,說“你眼睛裡有光”,然後你回了句“謝謝”?

你有沒有因為一句“我知道你不容易”,心軟過、猶豫過、甚至想過“不如信一次”?

騙子不是在用話術騙人,是在用空缺騙人。

別以為只有老年人會上當。

誰都有想被愛的時候。

你今天沒點開那個鏈接,是因為你還清醒;但明天,如果你正難過,他再來一句“我陪著你”,你還敢保證,你的手不會抖?

這電影沒教你識別套路,它讓你看清自己——原來最可怕的不是騙子,是那個在黑暗裡,聽見一句“我懂你”,就忍不住伸出手的自己。

你敢說,你從來沒在誰的溫柔裡,放過一絲猶豫嗎?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