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管會統計,2025年前七月銀行、證券與保險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盈餘18.8億美元已超車去年一整年,年增近九成。9月已啟動,全年獲利上看「2」字頭,挑戰2022年22.9億美元,改寫近三年新高。
境外金融中心是指3O,包括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及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
7月單月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盈餘2.6億美元,月減15%,因OBU、OSU同步走弱,抵銷OIU翻倍成長。
3O獲利曾在2020年寫下全年大賺38.6億美元的高峰,成為金融業的「金雞母」。惟隨美國暴力升息,債券評價利益轉負、資金成本飆升,2023年起獲利跌破20億美元,連兩年僅在18億美元附近徘徊。
如今隨美國9月降息1碼,市場估年底前還有2碼降息空間,將帶動銀行美元資金成本下降、供應鏈移轉帶動外幣放款需求、舊債評價空間也可望回升,這三大利多有望讓3O獲利重返榮景。
7月OBU稅前盈餘74.9億元、月減11.5%,前七月OBU賺新台幣546億元,年增七成。(以臺銀7月底美元對台幣結算匯率29.895元換算,OBU前七月稅前盈餘約18.3億美元)。
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表示,單月獲利下滑是因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債券殖利率反彈、債券評價損失增加,導致投資收益減少;但前七月年增則是因市場預期降息,外幣存款規模縮小,使美元資金成本下降。
OSU 7月稅前盈餘降到516萬美元,月減六成,是因7月原油價格波動大,造成券商操作損失,證期局主祕黃仲豪說,前七月賺4,014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轉盈,主要因海外部位操作得宜及美債殖利率下滑,推升評價回升。
OIU則一枝獨秀,7月賺212.7萬美元是今年單月次高,月翻兩倍,累計前七月賺1,037萬美元、年減36%。
延伸閱讀
標題:境外金融中心獲利大躍進 美降息效應 全年獲利上看「2」字頭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