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受近期中央啓動豬肉收儲利好刺激,A股豬肉板塊強勢上揚。
截至收盤,傲農生物強勢漲停。該公司昨晚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達3.61億元,成功擺脫虧損陰霾,實現業績反轉。

與此同時,素有“豬茅”之稱的牧原股份亦表現強勁,漲幅超過7%,總市值爲3008億元。此外,溫氏股份漲幅近3%,邦基科技、京基智農、天康生物、東瑞股份、天邦食品等多只個股也紛紛跟漲。
收儲政策提振市場信心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走勢持續低迷,生豬市場面臨嚴峻挑战。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年初外三元生豬價格爲16.04元/公斤,2月曾達到16.67元/公斤,但截至8月26日,已跌至13.75元/公斤。
這一價格水平較年初顯著降低,反映出豬肉市場供大於求的現狀仍在延續。

8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平均豬糧比價已跌至6∶1以下,正式觸發三級預警。
作爲監測生豬養殖盈利狀況的 “晴雨表”,豬糧比價反映的是生豬出場價格與飼料平均價格的比例,比值越高,意味着養殖盈利情況越好。反之,則代表盈利情況越差。
而據中國養豬網最新數據,當前豬糧比價已低至5.78∶1,表明生豬養殖盈利空間已被嚴重壓縮。

爲穩定生豬市場價格,8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迅速行動,表示將於近期會同有關部門开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

就在當天,華儲網發布公告,計劃於8月25日進行1萬噸凍豬肉收儲競價交易,並在28日、29日啓動中央儲備凍豬肉輪換收儲,此輪輪換收儲規模達1.9萬噸,釋放出強烈的政策托底信號。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底,發改委就已約談頭部養豬集團企業,要求不得增加能繁母豬,並將出欄體重降至120公斤。6月中旬,農業部召开全國生產調度會,進一步要求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減少100萬頭,全國範圍內生豬均重降至120公斤。
這一系列政策舉措旨在調節生豬產能,改善市場供需結構,進而提振豬肉價格。
部分豬企業績亮眼
而除政策端釋放的收儲、產能調控等利好外,部分上市豬企近期披露的半年報業績亮點,也爲豬肉板塊走高提供支撐。
8月25日晚間,傲農生物發布公告,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9.57億元,同比下降15.01%;歸母淨利潤3.6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功扭虧爲盈。
對於業績改善,傲農生物解釋稱,通過剝離大部分闲置資產,公司經營負擔顯著減輕;同時,保留的規模豬場有序推進復產,母豬存欄量快速恢復,生豬生產成績較去年同期實現顯著提升。
除傲農生物外,其他豬企的業績同樣表現良好:新希望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6.8億-7.8億元,同比增幅達155.85%-164.07%;正邦科技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爲1.9億元– 2.1億元,同比增長249.03%-264.72%。
作爲“豬茅”的牧原股份,此前披露的半年報更顯亮眼,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64.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46%;歸母淨利潤105.30億元,同比激增1169.77%,盈利規模與增速均位居行業前列。
除業績高增外,牧原股份在成本控制與產能調控上的進展同樣備受關注。公司明確表示,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呈逐月下降趨勢,7月已降至11.8元/公斤左右,成本優勢進一步鞏固;產能端則積極響應政策導向,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能繁母豬存欄爲343.1萬頭,後續計劃繼續調減規模,預計年底將降至330萬頭,且在當前產能調控方案指引下,短期內暫無新增母豬的規劃。
對於豬肉板塊後市走向,申萬宏源認爲,中長期豬價中樞上擡,建議繼續重點關注優質豬企。前期相關部門召开多次會議強調要嚴格落實產能調控舉措。淘汰產能、減少二育、控制體重是主要調控目標。在政策指引與盈利下行的共同影響下,低效產能或加速淘汰。而中長期看,周期波幅收窄,行業有望進入穩健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中長期盈利中樞與盈利穩定性均有望明顯擡升,優質豬企迎來估值重估。
華西證券表示,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未來生豬行業發展“提質增效”是主要趨勢,落後產能將逐步出清,成本低財務狀況好的優質產能市佔率將進一步提升。建議繼續關注成本改善顯著,且未來出欄量彈性較高的標的。
標題:政策收儲釋放暖意!豬肉板塊強勢衝高,“豬茅”市值重返3000億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