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政府推動道路改善工程,去年改善道路超過4萬公尺。審計部指出,現行仍用傳統目視的方式巡查道路,應推動AI智慧巡查,此外因道路破損導致的國賠金額仍高。建設局表示,今年度已規畫智慧巡檢系統,先在15公尺以上道路試辦,可有效減少道路破損的國賠案。
審計部報告指出,台中市建設局辦理道路品質巡檢作業與控管養護,委託廠商擴充「台中好好行」App的道路巡查填報功能,提升道路的品質管控,去年路平專案工程改善道路長度超過4萬公尺、面積42萬餘平方公尺。
審計部表示,根據建設局提供資料,台中近年道路破損的陳情件數逐年下降,從2020年的2315件,到2023年的1884件、2023年的1763件,顯示道路品質的確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山線及海線地區的陳情件數卻增加,且道路巡查與修補契約金提前用完,影響修復工作。
審計部指出,因道路管理不善導致用路人受傷的國賠案件,2022年到2024年的件數是29件、14件與8件,然而金額卻是164萬、186萬與106萬,並未顯著下降,顯示道路巡查仍有改善空間。目前的巡查作業採用傳統目視方式辦理,無法及早發現道路瑕疵,市府應推動AI智慧巡查,確保用路安全。
以2022年判決的一起國賠案件為例,姚姓女子下午1時許騎自行車經過台灣大道外側慢車道時,路面上有長約20公分、深度超過1公分的坑洞,姚女經過該坑洞摔倒,四肢、面部多處受傷甚至喪失嗅覺,台中地方法院判決市府養護工程處賠償133萬餘元。
建設局表示,去年9月舉辦Red Bull賽車展演活動時,市府特別採用智慧巡檢車巡視賽場道路,透過AI辨識系統,確認道路的平整程度;今年市府擴大投入,編列920萬元預算,委託廠商試辦智慧巡檢車巡視市內道路,7月決標、發包,預計執行到明年7月。
建設局說明,今年的智慧巡檢計畫包含全市15公尺寬以上的道路,透過智慧巡檢車不間斷巡視,即時回報道路狀況,一旦AI辨識出坑洞或其他道路破損,管養單位可以馬上派員處理;若試辦順利,後續預計分年、分期納入全市道路,實現道路管養全面智慧化。
建設局表示,導入智慧巡檢系統後,可有效提升巡查效率與精準度,降低道路風險因子,減少國賠案件;海線、山線地區道路破損案件較多,除了後續透過智慧巡檢改善,也已責成豐原、神岡、梧棲、沙鹿等行政區加強巡查,優先將修補熱點列入燙平計畫。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