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要求中遠海運參與長江和記實業港口出售案。(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指出,中國政府要求中遠海運參與長江和記實業碼頭出售案,並取得等比例股權,也就是持股三分之一,否則不同意美國投資公司貝萊德(BLK-US)與地中海航運(MSC)收購案,對此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與曾經擔任外籍船公司台灣公司董事長的業界大老一致認為,從商業角度來看,可以說多方都贏的結果。
這筆高達230億美元,涵蓋兩座位於巴拿馬運河的關鍵碼頭與全球逾40座碼頭收購案,是在美國總統川普主張巴拿馬政府應該收回中資經經營的巴拿馬碼頭之後出現的收購案,而中國政府顯然對於長和未事先照會北京中央,也未問過大陸企業有沒有購買意願相當不滿。
謝志堅指出,中遠海運是全球第四大貨櫃船公司,如果能成為三大買主之一,未來新的碼頭公司擁有全球第一與第四大貨櫃船公司支持,碼頭享有穩定貨量,不怕沒生意做,而中遠海運持股僅三分之一,也沒有主導權,降低了政治色彩。
中美雙方上個月在瑞士舉行的貿易談判中,中方已將此案列為關切事項之一,是否有取得美方認同沒有消息傳出,曾在外籍船公司擔任台灣公司董事長的業界大老則指出,就他來看,長期租用碼頭經營貨櫃裝卸業務哪有國防安全顧慮,而且很多都是經營了幾十年的老碼頭,如果是駛上駛下船隻,或許有可能裝些武器或部隊,但可能性也是很低,真要打仗不會那麼迂迴,另長和也算不上是中資,川普只是找理由打壓北京。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與地中海航運是在今年3月達成初步協議,計劃共同收購長江和記實業碼頭資產,現在中方要求中遠海運也必須成為等比例股東,對貝萊德與地中海航運來說,都是自帶貨源的金主,商人也不願意得罪北京,巴拿馬政府也可以免除夾在中間的為難,應該是成案的機會很高,現在就看川普有沒有異議。
目前交易仍處於專屬談判期,傳出三方在7月 27日之前不得與其他潛在方達成協議,因此全案很可能近日內就會拍板,如果順利成案,中國要求中資企業暫停與長江和記實業相關業務的合作或新交易,或許很快也能獲得解凍。
標題:中遠海運要求加入長和碼頭出售案 業界大老認為是多方都贏方式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