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工研院揪伴 攻高軌衛星

衛星迅速擴增,帶動太空商機,增加既有高軌衛星提升利用率,成為刺激通訊產業布局多軌衛星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衛星通訊技術產業化成果也前進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成功研發符合具衛星追蹤技術之非地面網路(NTN)基地台-「開放式架構NTN基站系統」,今年攜手(2412)參加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5),於MWC台灣館大展高軌衛星通訊。

此外,也展示基地台技術「5G/6G先期專網智慧解決方案」,讓基地台不僅能降低功耗、提升效能、人體姿態辨識,還有GAI虛擬助理功能。

衛星依據與地球的距離有不同的使用功能。高軌衛星距離地面超過35,000公裏,一顆衛星即可提供全球特定區域的長時間穩定信號,覆蓋範圍廣,且因與地球同步運行,適合於電信廣播及固定通訊服務等應用。但面對消費者的收視習慣改變,逐漸從衛星電視轉自網路串流,成為電信業經營高軌衛星的挑戰;若電信業能提升高軌衛星的多元運用,即可均衡布局多軌衛星商機。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表示,工研院研發「5G開放式架構NTN基站系統」,遵循制定中的3GPP R19 NTN技術規範,於12~18GHz支援高延遲通訊、動態編碼策略控制等核心技術,讓NTN基地台可克服高軌衛星通訊高傳輸延遲與高度變動通訊環境的挑戰,順利整合中華電信商用高軌衛星,完成端到端視訊通話驗證。此技術可結合工研院近兩年於NTN低軌衛星通訊所成功驗證的端對端寬頻通訊,將可強化電信產業於高低軌衛星整合的多元應用,也加速促成NTN多軌融合應用情境融入生活。

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總經理賈仲雍表示,中華電信憑藉深厚的網路技術與研發實力,持續推動衛星技術布局與產業合作。未來將與政府、企業及衛星研究機構合作,整合多軌群星網路服務資源,攜手推動台灣衛星產業的升級與全球化發展。

為加速5G專網發展,工研院展示5G/6G先期專網智慧解決方案,從專網的布建規劃到部署、優化和維運,展示技術成果。此解決方案有三大亮點,第一為智慧布建,結合6G新型網元智慧反射板(RIS)的規劃與訊號模擬,會依照終端位置,設定不同的入射和反射角配置,並監控設備即時狀態,提升通訊品質、降低能耗。

第二是人體姿態辨識,結合6G感知技術,使網路成為感知器,可判斷使用者位置與行為,動態調整RIS的反射角,進而提升網路的訊號品質。第三是GAI虛擬助理,AI的對話系統,讓任何沒有網管背景的工程師,透過簡單的問答,都能輕鬆調整網路配置參數,讓未來不斷更新、多元應用的專網型態,能高效掌握網路管理。

MWC是全球最具規模、影響力的通訊技術盛會,匯聚世界各地電信運營商、設備製造商、科技公司與創新者,不僅是技術發表與合作洽談的平台,更是產業趨勢的風向標。2025大會六主題聚焦5G Inside、萬物聯網Connect X、AI+、企業重塑(Enterprise Re-invented)、變革者(Game Changers)、數位基因(Our Digital DNA),而工研院也針對5G Inside、AI+主題展示兩項基地台軟硬體技術。

工研院擘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以智慧化致能技術為基礎,支持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和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此次透過智慧化致能技術的通訊技術,期望加速跨國合作,鏈結國際市場資源,期望為台灣產業拓展國際布局共創生態系。

工研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是國際級的應用研究機構,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工研院以整合跨域解方,加速產業前進動能,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為解決方案,用科技創新翻轉生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創建嶄新市場,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


標題:產業追蹤/工研院揪伴 攻高軌衛星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