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事強人郝柏村,支持兩岸統一,直言:就算死,我也是中國人

郝柏村出生於鹽城的郝榮樁,1919年8月8日出生的年代正處於軍閥混戰,列強瓜分,租界林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困難時期。

一戰後,在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上,國民政府要求收回山東主權的訴求竟然被親日的北洋軍閥改成了德國把管轄權給日本,引發了全國的大罷工。

生於亂世的郝柏村從小就建立起強烈的使命感,這為他在以後人生髮展道路上註入了家國天下的傳統的美德,成為了他後來一路走上國軍最高領導人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不懼艱險敢於正面應對破壞兩岸統一的人和事,這是郝柏村被稱之為台灣軍事強人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反對台灣獨立分子的道理上從不屈服,多次直言:就算死,我也是中國人。

亂世將軍

在這個四處動蕩的年代,郝柏村的哥哥和姐姐相繼夭折,郝柏村幸運的存活了下來,成了家中的長子。

在那個貧瘠的年代,填飽肚子活下去都成了奢望。郝柏村在家境困難的情況下學習非常的刻苦,在順利考上高中之後,卻是因為沒有錢上學不得不放棄上高中的念頭,為了繼續自己的學業,郝柏村選擇了去南京報考軍校。

在那個年代報考軍校是不用花錢的,而且吃穿啥的都有,還能學習到保家衛國的學識。基礎厚實的郝柏村經過初試和復試之後,順利的拿到了黃埔軍校第十二期學員的錄取通知書,並順利的進入了黃埔學校火砲專業學習。

在郝柏村的身上有著年輕人特有的執著和求知慾望,在進入這個專業學習後,他對各種大砲的型號和作戰參數都爛熟於心。

正是因為他愛學好問,善於鑽研的習慣,讓他成為了黃埔軍校第十二期學員中的佼佼者。1938年日空軍開始對黃埔軍校腹地開始了全面的轟炸,國軍被迫向掩體區域撤退,郝柏村所在的部隊遭到了日軍瘋狂的圍追堵截。

在很多個波次的轟炸之後,郝柏村躲過了敵人無數的砲彈和掃射,在從掩體下爬起來的時候,頭部一陣劇烈的頭痛,滿頭全是鮮血的郝柏村感覺到一股熱流順著頭皮往下流。

這一次的受傷彈片扎入了郝柏村的頭骨當中,他全然沒有發現,直到數十年後的健康體檢中才發現。

抗戰結束之後,國民黨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快速的敗走台灣。隨著國軍一百多萬大軍逃向台灣,郝柏村只能揮淚告別自己的故土,跟隨國軍去了台灣,並受到了重用,一路升遷到了參謀總長的位置上。

台灣軍事強人

赫柏村是台灣最後一個軍事強人,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廣州戰役中的勇敢表現,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

他跟隨蔣家退去台灣之後,在金門砲戰中發揮了一名軍人所特有的犧牲和奉獻精神。在雙方打打停停的砲戰當中,赫柏村不懼生死一直指揮在前線,戰斗在基層。

作為一線作戰的高級將領能有如此高的戰鬥精神,讓蔣經國非常的認可,所以蔣經國多次向蔣介石提起前線作戰勇猛的赫柏村。赫柏村在守衛小金門時,時任第九師師長,守衛有功的赫柏村被授予了很多的榮譽。

在小金門砲戰之後,赫柏村被任命為津門防衛部的司令。赫柏村這一次升遷為他以後的軍事生涯打下了非常良好的一個基礎。在蔣經國上台之後,任命身經百戰的赫柏村為陸軍司令,後任總參謀長。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曾經身經百戰,曾經立下過赫赫戰功的風雲人物,在蔣經國去世之後,開始被代表支持台灣獨立的勢力所迫害

赫柏村從國軍的實權派逐步走到了權利的邊緣地帶,但是這些絲毫沒有動搖他反對台灣獨立的決心。

尤其是在即將退出管理職務時,製作了一個精細的奪取釣魚島的作戰計劃。把作戰的規模,作戰的拒止能力和作戰的目標做的的非常的詳細,在他的努力之下,作戰計劃被初步的認可,但是在經歷過多輪的推演之後,他的這個周密的作戰計價被李登輝否決了。

針鋒相對

在蔣經國去世之後,代表支持台灣獨立的歷史罪人李登輝上台了。李登輝為了建立台灣獨立的大旗,一上台就開始了上躥下跳的陰謀操作,首先把反對自己台灣獨立的郝柏排擠出了參謀總長的這個實權的位置。

以任命郝柏村為國防部長的方式變相的剝奪赫柏村軍權,雖然表面看來國防部長的名號比總參謀長的職位大,但是並沒有國軍的實際指揮權。

李登輝實現這一步之後,覺得沒有了任何的壓力,開始大肆的鼓吹支持台灣獨立的謬論

赫柏村看到這些非常的痛心,多次發表反對台灣獨立的演講,李登輝為了最大化的排擠掉赫柏村的影響,再次使出一招,直接任命赫柏村擔任了行政院長。

當然,這次聽著是又升級了,但是實際明昇暗降,把郝柏村排擠在權利軸心之外,為自己的台灣獨立謀求更多的施展空間。

郝柏村雖然看透了李登輝之流的陰謀詭計,但無奈的是郝柏村當時的處境也是十分的微妙,但是為了民族的大義。

李登輝每發表一次支持台灣獨立言論,郝柏村都會以各種形式進行聲色俱厲的反對呵斥。

總結

郝柏村在古稀之年的時候,相約抗戰老兵重走抗戰之路,想通過這種形式喚醒台當局那些幻想分裂國家,走台灣獨立路線的民族罪人。

在郝柏村看來兩岸同宗同族,語言相通,實現統一是大勢所趨,歷史所向,台灣獨立路線是一條走不通的思路,不顧一切的台灣獨立是把人民往火坑里邊推。

為了對抗台灣獨立分子,郝柏村多方奔走,成功促成了兩岸民間組織的交流會,在形式上給了態度分裂勢力當頭棒喝。

在2014年的重走抗戰路的活動中,雖然是古稀之年但他一直堅持到底,談到當年抗戰時的郝柏村淚流滿面,不由自主的唱起了義勇軍進行曲。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