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管辭職“史無前例”,信任度下降失去受眾,紀錄片風波讓BBC深陷危機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文遠】“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部紀錄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英國廣播公司(bbc)總裁蒂姆·戴維和新聞部門首席執行官(ceo)德博拉·特尼斯9日宣布辭職。因去年播出的一部紀錄片被指通過剪輯特朗普的講話誤導觀眾,bbc連日來受到多方批評和白宮譴責。英國政界人士表示,希望兩人的辭職能帶來改變,特朗普則對此表示歡迎。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總裁和新聞部門ceo同日辭職,bbc正面臨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危機。有英國議員表示,bbc現在必須進行重大改革,戴維的繼任者需要重建公眾對bbc的信任。

兩高管辭職“史無前例”,信任度下降失去受眾,紀錄片風波讓BBC深陷危機 -

11月10日,媒體記者在英國廣播公司(bbc)辦公樓外等候。此前,bbc總裁和新聞部門ceo於9日宣布辭職。(視覺中國)

保守黨黨首:暴露了bbc的制度性偏見

戴維在辭職聲明中表示,他的辭職“完全是個人的決定”,並承認自己領導期間存在失誤。“雖然這並非唯一原因,但目前圍繞bbc新聞的爭議無疑促成了我的決定。”他說道,“作為總裁,我必須承擔最終責任。”特尼斯也承認,圍繞特朗普紀錄片的持續爭議已經損害到了bbc,“最終責任在我”。

英國《泰晤士報》透露,一份由bbc前顧問邁克爾·普雷斯科特撰寫並於上周泄露給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文件令戴維“怒不可遏”,而正是這份文件促使他最終離職。《每日電訊報》網絡版3日獨家披露一份bbc內部備忘錄的部分內容。備忘錄顯示,bbc《全景》欄目去年播出的紀錄片《特朗普:第二次機會?》將特朗普講話的兩個片段拼接在一起,從而讓特朗普看起來似乎是在煽動支持者參與2021年1月6日的美國國會大廈騷亂事件。此外,這份備忘錄還指責bbc在報道巴以衝突等議題方面有失偏頗。

特朗普9日在社交媒體上連續發布戴維和特尼斯辭職的新聞截圖,稱他們是“腐敗的記者”、曾試圖干預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還說,更糟糕的是,他們來自被許多美國人視為“頭號盟友”的英國。

英國保守黨黨首凱米·巴德諾赫表示,戴維和特尼斯“終於承擔了責任”,這是正確的,但《每日電訊報》披露的問題“暴露了(bbc的)制度性偏見,而這種偏見並非是兩人辭職就能消除的”。她呼籲,bbc的新領導層必須對該機構的文化進行自上而下的真正改革。

據法新社報道,bbc主席薩米爾·沙阿10日在致英國下議院文化、媒體和體育委員會的一封信中就剪輯特朗普講話事件致歉。bbc稱,已收到特朗普威脅採取法律行動的信函,將進行研判。

“他們已經證明自己並不公正”

《每日電訊報》稱,戴維和沙阿早在今年5月就已收到有關特朗普視頻是經過剪輯的警告,但直到該報曝光後才採取行動。英國前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約翰·惠廷代爾表示,bbc對普雷斯科特報告的處理方式,暴露了該機構內部根深蒂固的缺陷,“在我看來,這與最初的編輯失誤本身同樣嚴重”。

近些年圍繞bbc發生多起爭議事件。據英國天空電視台報道,今年7月,有歌手在英國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的舞台上帶領觀眾高喊反以口號。bbc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然後便接到涉及煽動暴力、恐怖主義或種族清洗、仇恨言論和反猶太主義言論的投訴。

英國建築工人吉米告訴法新社,他認為bbc的聲譽已經“受損”。“人們依賴bbc的公正性,但我認為過去一年他們已經證明自己並不公正。”他說。《泰晤士報》稱,過去10年,公眾對bbc的信任度持續下降。根據英國通信管理局2024年的調查,49%的成年人表示他們信任bbc電視新聞——這仍然是所有廣播公司中最高的,但遠低於以往的水平。數據反映了公眾情緒的轉變——從支持轉向懷疑。

英國議員卡羅琳·戴恩內奇表示:“bbc董事會現在必須開始重建bbc在國內外聲譽的漫長進程,此前一系列危機和失誤造成的損害已經顯現。”

“命運終究掌握在公眾手中”

“這簡直是地震。”bbc稱,總裁與新聞部門ceo在同一天辭職,史無前例。其影響之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據英國《衛報》報道,也有bbc內部人士表示,“這感覺像是一場政變”,“這是bbc的政治敵人發起的一場運動的結果”。對於bbc而言,眼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因為bbc即將與政府就其未來發展和資金支持展開關鍵談判。就在此時,與bbc向來不睦的《每日電訊報》曝光了內部備忘錄,使得《全景》欄目一年多前播出的一則報道引發了這場危機。《衛報》還稱,部分bbc人士表示,引發此次風波的普雷斯科特之所以能被任命為顧問,是由bbc董事會成員羅比·吉布推動的。吉布曾擔任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的通信主管,還助力創辦了右翼媒體英國新聞頻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似乎也同意《衛報》的看法。該媒體稱,如果拋開其他因素,一年多前由製片人犯下的錯誤,並不會導致bbc最高領導層下台。但英國右翼媒體正“像禿鷲一樣”對這起糟糕的剪輯事件大肆炒作。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戴維和特尼斯參與了紀錄片的具體製作,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此次剪輯是出於政治動機。

不過,bbc引述英國《太陽報》前編輯凱文·麥肯齊的觀點稱,戴維和特尼斯辭職是“正確的做法——這個問題根本無法迴避”。他說,對特朗普講話的剪輯可能會導致其提起訴訟,或bbc被禁止進入白宮。《泰晤士報》稱,bbc內部有些人或許想把責任完全歸咎於那些所謂“組織嚴密、意圖打倒bbc的幕後黑手”。但bbc自身也是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之一,只有正視自身嚴重失職的證據,才能成功應對批評。

在《衛報》看來,無論政客們對bbc持何種看法,它的命運終究掌握在公眾手中,取決於英國民眾是否對其未來抱有信心。歸根結底,這依賴於它能否提供公正準確的報道,擺脫來自任何一方的政治或意識形態偏見。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