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刻舟求劍”,接受烏克蘭以主權國家存在,但領土不完整

2025年11月9日,波克羅夫斯克(紅軍村)現在是這樣的。

這個戰前僅有2萬常住人口,高峰時期6萬人的小城市,成為俄烏戰場的焦點,俄羅斯將奪取這裡視為重大勝利,特別是宣傳上勝利。

烏克蘭失去這裡,在軍事上損失並不大,而且長達21個月的戰鬥中給俄軍造成10多萬人的損失,值了。

但失去這裡,意味著特朗普將向烏克蘭施壓,歐洲援助可能減少,俄羅斯將宣傳俄必勝,這裡的爭奪已經是政治高於軍事。

俄羅斯用了21個月才走到這裡,幾乎是用俄軍士兵的屍體一路填過來的,俄羅斯把士兵當做一個符號,但每個烏克蘭士兵都很寶貴。

很多人認為俄羅斯多次宣傳拿下這裡,這麼久還沒拿下,這次也拿不下,這是典型的“刻舟求劍”。

俄軍以前在波克羅夫斯克外圍打轉,並未進入市區,現在進入市區,情況就不一樣了。

俄第2集團軍不計代價向城內滲透,烏軍無法通過清剿將其趕出去,意味著波克羅夫斯克失守是遲早的事情。

烏克蘭士兵很寶貴,而俄羅斯不計代價,這就是問題所在。

11月8日,CNN報導時強調波克羅夫斯克的戰略價值已經消失,只是俄羅斯的象徵性勝利,即使代價慘重。

澤連斯基誓言堅守到底是為了向國際社會表明烏克蘭的韌性,強調烏克蘭可以,以爭取更多支持,雙方都在為政治和麵子發力。

波克羅夫斯克不會成為巴赫穆特,也不會打成二戰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因為烏克蘭更看重士兵生命,而且也沒有足夠資源與俄羅斯進行消耗。

烏克蘭能做的是用空間換時間,持續削弱俄軍戰場上的能力,摧毀俄羅斯支持戰爭的能力,直至贏得勝利奪回失去的領土。

但奪回失去的領土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美歐下場,另一個是歐洲全力支持,現在看來,都不可能實現。

11月7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和特朗普會晤,歐爾班稱烏克蘭贏不了,除非奇蹟發生。

特朗普回應:是的,沒錯。

當歐爾班為俄羅斯說話,特朗普站在俄羅斯一邊的時候,最後的希望就在於歐洲。

但歐洲想法也很多,甚至連1400億歐元俄羅斯凍結資產轉給烏克蘭都無法達成一致。

反抗侵略,確保武力無法移動國際公認的邊界,二戰以來的秩序不被破壞,似乎成了笑話,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侵略一個聯合國成員,就是這麼魔幻。

儘管有141個國家支持烏克蘭,但隨著戰爭持續三年九個月,支持的力度在減弱。

俄烏戰爭會以什麼方式結束(停止或凍結)?

第一種,美歐下場,提供5000億歐元以上援助和各種裝備,烏克蘭訓練至少50萬人全面反攻,這不可能。

第二種,俄羅斯內部發生潰敗並解體,烏克蘭有希望收回被佔領土(幾乎也不可能),俄羅斯這個民族的擴張是刻在基因中的,而且俄羅斯獲得的支持絲毫不比烏克蘭少,甚至強於烏克蘭。

第三種,通過談判達成停火,“自願聯盟”軍隊進駐,烏克蘭不至於被完全摧毀,國家地位得以保存,不承認俄羅斯對被佔領土的擁有,只承認管理權,被佔領土通過外交努力(幾乎無法實現)追回。

第三種現在看來是概率最大的,美歐、烏克蘭都同意先就地停火再談判,但俄羅斯不願意停火。

那麼烏克蘭失敗了嗎?

並沒有,烏克蘭沒有讓俄羅斯佔領全境,甚至讓俄羅斯三年九個月都無法完全佔領烏東四州,國家地位保全,沒有被摧毀,讓俄羅斯付出巨大代價,這是俄羅斯的失敗而不是烏克蘭的。

所有人都要接受烏克蘭不完美,以主權國家繼續獨立存在,但領土不完整的現實。

就如當年蘇聯-芬蘭的戰爭,芬蘭給蘇聯造成巨大損失,儘管損失10%領土,但現在的芬蘭遠比俄羅斯要好。

烏克蘭損失領土,獲得加入歐盟、北約的機會,未來發展遠超俄羅斯。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文明和野蠻總是相伴,但總歸是向前的,烏克蘭的明天值得被祝福。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