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匈牙利: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匈牙利: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

匈牙利陸軍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匈牙利: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

44M型“布佐加尼韋特”(Buzogányvető)火箭發射器最初採用三腳支架(或三腳架)安裝,但這種設計導致發射器移動起來較為不便。不過,由於生產能力不足且時間緊迫,匈牙利兵工廠(HTI)並未為該武器研發新型機動平台/發射架,而是直接將兩枚火箭彈及防護盾,安裝在繳獲的蘇聯PM M1910型(蘇制馬克沁)重機槍或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的輪式槍架上——因為匈牙利陸軍在戰爭期間繳獲了大量此類槍架。

匈牙利: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

匈牙利陸軍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的組成部件

匈牙利: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

無制導“布佐加尼”(Buzogány)破甲火箭彈

匈牙利:44M型“擲錘”火箭發射器 -

安裝在克虜伯“普羅策”(Krupp Protze)卡車底盤上的44M型“布佐加尼韋特”火箭發射器

在對蘇作戰初期,匈牙利陸軍極度缺乏足以對抗堅固可靠的T-34坦克的反裝甲能力。其武器裝備中,有很大一部分由德國供應,但德國不願分享所有最新研發成果——尤其隨着戰爭持續,東線戰場龐大的後勤壓力已讓德國自身瀕臨極限。因此,匈牙利自1942年起開始自主研發反坦克武器。

匈牙利44M型“布佐加尼韋特”(最貼切的譯文為“擲錘”)火箭發射器,是二戰末期匈牙利為對抗蘇聯裝甲部隊而設計的實驗性反坦克火箭武器系統。該系統可搭載兩種不同戰鬥部,具備多用途作戰能力,對敵方步兵同樣能形成有效打擊。儘管其生產周期相對較短,但此後仍被視為二戰中最有效的反坦克平台之一。該武器的生產從1944年春季持續至1944年12月20日——當日,生產該武器的WM工廠被蘇軍攻佔。其總產量約為600至700具,其中大部分用於1944年12月下旬的布達佩斯保衛戰。

該武器的核心是一個可裝載兩枚聚能裝葯火箭彈的發射架,操作需3人小組配合。事實證明,三腳架式安裝方案效率低下,因此作戰部隊常將繳獲的蘇聯輪式槍架整合為發射架使用。從作戰參數來看,該武器非常適合布達佩斯圍城戰中近距離、高強度的城市巷戰環境。

該武器配套生產了兩種火箭彈:第一種是名為“布佐加尼”(意為“戰錘”)的反坦克戰鬥部——發射器的名稱也來源於此。該戰鬥部裝有4.2千克炸藥,破甲厚度可達300毫米,在1200米有效射程內,足以擊穿當時任何一款蘇聯重型坦克的裝甲。第二種戰鬥部名為“扎波爾”(Zápor,意為“降雨、霰彈”),主要用於反人員作戰。

44M型“布佐加尼韋特”火箭發射器的主要參數

– 不含火箭彈時總長度:970毫米

– 發射管長度:523毫米

– 發射管直徑:100毫米

– 火箭彈戰鬥部直徑:215毫米

– 總重量:29.2千克

– 火箭彈戰鬥部重量:4.2千克

– 射程:500-1200米,最大射程2000米

– 破甲厚度:約300毫米

– 操作人數:3人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