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有可能導致肝癌,專家共同探討防治方案

不要以為得了脂肪肝是小事,它有可能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在第八屆進博會上,勃林格殷格翰攜手跨領域專家舉辦了“賦能啟航共築健康”主題活動,共同探討我國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簡稱mash)防治的中國方案。

脂肪肝有可能導致肝癌,專家共同探討防治方案 -

多方助力代謝相關脂肪肝炎疾病負擔研究

mash是一種與代謝紊亂密切相關的肝臟疾病。近年來,隨着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患病率的攀升,mash的患病率也顯著上升,逐漸成為全球範圍內重大的健康挑戰之一,影響全球超過1.15億人。在中國,mash的疾病負擔同樣沉重。數據顯示,我國mash患病率為2.4%~6.1%,患者通常合併肥胖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其中肥胖患病率約57.1%,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高達35.7%~70.5%。更為嚴峻的是,相較全球其他國家,我國mash疾病增長率仍處於較高水平,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mash患者最多的國家,患病人數達到0.48億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消化內科範建高教授表示:“肝臟健康在心腎代謝疾病管理中佔據重要地位,mash作為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進展的一種嚴重臨床病理類型,其特徵是肝臟中脂肪的異常積累,同時伴隨着炎症和肝細胞損傷,約20%的mash可能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除肝臟疾病本身,mash患者還可能面臨諸多肝外併發症的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當前mash的針對性治療藥物有限且未在中國上市,臨床亟需mash伴纖維化顯著獲益的創新治療藥物。”

面對mash治療的迫切臨床需求,勃林格殷格翰正在加速推進旗下創新藥物 survodutide 的研發進程。作為一款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雙重激動劑,survodutide於2024年6月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授予的“突破性治療”認定,並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該藥物有望為肥胖及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

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嘉賓一致表示應儘快開展針對中國人群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疾病負擔研究,研製反映患者自身真實健康狀況和感受的“患者報告結局”(pro),建立符合中國人群特徵的mash疾病數據庫。這些舉措將填補中國mash疾病相關研究空白,為制定mash精準防治策略、減輕疾病經濟負擔提供科學支撐。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劉紜溪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