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繼承了爺爺朱棣的威風,一度將明朝推向另一個盛世。只可惜,年僅37歲就突然病逝,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如果明宣宗朱瞻基能夠多活十年,明朝歷史必然會被改寫,促使國祚多延續個五六十年,一點問題也沒有。理由如下:
第一,“仁宣之治”得以延續,各種社會矛盾得到進一步緩和。朱瞻基本身具備優秀的治國理政能力,在位期間輕徭薄賦、整頓吏治,已開創“仁宣之治”。
第二,明朝會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緩解宣德朝已初現的土地兼并問題(如通過更細緻的“勸農”“均田”措施),減少流民產生,大大緩解社會矛盾。
第三,明朝國庫儲備會更加充裕,社會太平,百姓安康,可避免繼任者明英宗初期因財政緊張而縮減邊疆投入的情況。
第四,明朝文官集團與皇權的平衡會更穩固(朱瞻基擅長駕馭文官),減少後續因皇帝年幼、太后輔政導致的權力真空。
第五,明朝皇位傳承會更加平穩,“土木堡之變”就不會發生,甚至外蒙古在宣宗一朝就會被大明消滅殆盡。朱瞻基去世時(37歲),太子朱祁鎮年僅9歲,因年幼繼位,才給了宦官王振專權的空間,最終引發“土木堡之變”(1449年),促使明朝歷史發生轉折,從此由盛而衰。
第六,若朱瞻基能多活十年,太子朱祁鎮會成長至19歲繼位,具備成熟的執政認知,就不會被王振操控;朱瞻基會親自完成對朱祁鎮的儲君培養,明確皇權傳承規則,避免張太后去世後文官與宦官的權力爭奪,形成朝廷的嚴重內耗。
第七,即便邊疆仍有蒙古襲擾,朱瞻基(曾親征蒙古)也會制定更穩妥的軍事策略,不會出現“御駕親征卻毫無準備”的混亂,明朝精銳(京營)不會因土木堡之變被重創,軍事衰退節奏會大幅放緩。
從以上七點不難看出,朱瞻基倘若能夠多活十年,必將是一代偉大的英主雄主,同時極大地改寫明朝歷史,讓明朝歷史再輝煌多幾十年盛世,從而延續明朝國祚輕鬆突破300年魔咒,甚至達到350年也極有可能!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只給後人留下無盡的唏噓和遺憾!宣宗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