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為全球產業都帶來不確定性,外銷產業可能會外移,但專家普遍認為,台灣科技產業的人才需求數量仍會持續上升。專家建議,台灣如果要引進半導體人才,可以鎖定印度。
先從內需產業來看,受到川普關稅影響,專家認為,台灣內需產業如保健業、汽車業可能都會面臨開放市場競爭,等於無論是外銷或內需產業都很不妙,就業都會有很大衝擊,人力需求端非常不樂觀。
不過,即使勞動力需求可能下降,但就業雜誌顧問臧聲遠認為,科技業攬才再怎麼多都不為過,因為以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台灣這麼少人口已經扛不起來了,但目前引進東南亞各國學生來台,多數不是想學理工,只有馬來西亞因為母國有科技業是例外,其他國家都是來台學商業類,打算以後回母國工作。
臧聲遠建議,台灣如果要引進半導體人才,要全力鎖定印度,品質與數量質量俱佳,例如陽明交大理工博士班有一半是印度學生,北科大也是很多印度學生,台灣要大大吸納印度人才,這些人才甚至可以跟著台廠到美國、印度設立據點,台灣要全力發展印度人才成為外派的先頭部隊。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則認為,即使半導體產業外移美國,台積電產能在台灣也仍然會增加,人才需求還是在。
辛炳隆表示,關稅會帶來新的均衡,因為關稅不是只針對台灣,衝擊到某個階段後會穩定下來,廠商還是會增加在台投資,關鍵是美國是不是喫得下全部產能、有沒有那麼多勞動力、在美國的產業聚落能這麼快建立嗎?如果美國要汽車半導體去美國投資,又不准非法移民留下來,美國的勞動力從何而來?以台灣半導體與美國產能分工,台灣仍將會是主要的產能提供地。
標題:學者:科技業人才需求仍會走升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