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特電機控制權將變天?上半年預虧最高1.25億,明日起停牌

7月21日,江特電機宣布,實際控制人朱軍、盧順民正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事宜,公司股票將於7月22日起停牌,預計不超過2個交易日。截至當日收盤,該股逆勢上漲超1%,報7.74元,總市值達132.1億元。

​控制權或變更

周一晚間,江特電機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25年7月22日(星期二)上午开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長不超過2個交易日。

公告透露,公司近日接到實際控制人朱軍、盧順民的通知,二人正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項,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動。不過,目前各方尚未籤署正式交易協議,相關事宜仍在進一步論證與磋商中,具體細節以最終籤訂的正式協議爲准。

股票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事項進展,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待相關事項確定後,會及時發布公告並申請股票復牌。

公告同時提示,本次交易能否最終完成及實施結果均存在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關注後續公告,注意防範投資風險。

回溯過往,這並非江特電機實控人首次籌劃控制權轉讓。2020年贛鋒鋰業就曾表露收購意向,雙方籤訂《合作備忘錄》,約定由贛鋒鋰業獨家認購江特電機非公开發行的全部股票,從而成爲控股股東,贛鋒鋰業董事長、時任總裁李良彬則將成爲實際控制人。不過,該交易最終因關鍵條款未能達成共識而終止。

此次控制權變更籌劃,雖未透露潛在交易對手,但也爲市場留下了諸多想象空間。

一般來講,控制權變更可能引發公司治理結構的調整,常見於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換屆;也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战略,例如是否引入新的战略投資者。一旦引入战略投資者,其往往能爲公司注入資金、技術或市場資源,爲企業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不過,這些變化都存在不確定性。對於投資者而言,需密切關注後續公告,審慎評估控制權變更可能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上半年預計最高虧損達1.25億元

資料顯示,江特電機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專注於特種電機與鋰電新能源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其核心業務涵蓋特種電機、鋰電新能源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產品线包括交流電機、防爆電機等多種電機,同時公司還涉足鋰礦資源开發。​

不過近年來,江特電機的業績表現持續承壓。公司曾在2022年迎來高光時刻,當年營業收入達65.72億元,同比增幅120.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3.26億元,同比激增503.05%,這主要得益於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及碳酸鋰價格的上漲。

但自2023年起,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全年營業收入降至27.99億元,同比下降57.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3.97億元,同比降幅達117.06%,主要受碳酸鋰價格下跌、自有礦供應減少及鋰鹽業務虧損等因素影響。2024年業績延續下滑態勢,全年營業收入21.03億元,同比下降24.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19億元,虧損幅度較上年有所收窄。

到了2025年,業績壓力仍未緩解。此前發布的半年度預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9500萬元-12500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的6406.56萬元進一步擴大。

爲應對當前碳酸鋰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該公司於今晚發布子公司宜春銀鋰停產檢修公告。在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已接近生產成本线的當下,這種“減產挺價”的策略頗爲常見。

公告稱,爲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確保生產設備後續的安全穩定運行,宜春銀鋰擬於近日停產進行設備檢修,預計於2025年7月25日對產线進行檢修,檢修時間約26天。

此次停產檢修完成後,有助於進一步提高產线設備的穩定性和運行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綜合效益,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標題:江特電機控制權將變天?上半年預虧最高1.25億,明日起停牌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