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經多年的電動車策略建構後,大眾 目前處於檢討改進的階段,期間不僅於中國小鵬汽車以及 Rivian 合作,藉此取得更好的軟體介面使用體驗,海外媒體引擎 更傳出品牌已找到方法降低電池成本,進而降低前端產品售價。

據悉,Volkswagen 已經找到良方,開發出名為 MEB Plus 的電動車改良模組平台,最大的差便在於所使用的電池為 LFP 磷酸鋰鐵電池,雖然整體能量匯集密度較 NMC 鎳錳鈷電池來得低,但前者在售價上更為平易近人。而這項政策,在 ID.2 正式投入量產後,便會視市場水溫與狀況應用到其他 MEB 平台家族上,如 ID.3、ID.7 等等。

這項決策運用,主因應為 LFP 在中國當地是相當普遍的電池,也是為何中國市場得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電動車,目前,諸如 Zeekr、Ford、Tesla 等都已經應用相關技術。

不過,有關於 LFP 的取得方式與來源,是筆者個人較為好奇之處,畢竟川普正在打關稅戰,往後對於對於車廠的供應鏈體系建立無疑是一大考驗。
編輯推薦
- Volkswagen傳有意明年推出純電GTI新作,但或許不是你我想的那一輛?
- Volkswagen電動車銷售逐步增加 但是獲利卻下滑?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