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不看勞力士!高級制表領域,難道看“四大鋼王”嗎?

2025年的時光,漸行漸遠,而距離鐘表與奇跡日內瓦高級鐘表展的落幕,已經不足一個月。然而,瑞士鐘表行業籠罩的陰霾依舊未曾散去。這一局面,似乎與這兩個月頻繁搖擺的關稅政策息息相關,導致了無數從業者的情緒低落。與此同時,國內鐘表消費市場的持續低迷,未見任何回升的跡象,似乎讓人對未來充滿了疑慮。

就在不久前,一篇題爲《勞力士的不思進取,是瑞士鐘表業發展最大障礙》的文章,激起了鐘表愛好者的熱議與思考。近幾年來,勞力士一再以換表盤和材質爲“喫老本”的手段,推出一些“換湯不換藥”的新品,讓人感到提不起半點興趣。2025年,原本該是高級制表的“大年”,然而,有哪些新品能夠引起關注呢?讓我們繼續深入探討。

爲什么2025年被稱爲高級制表的“大年”?從斯沃琪集團的“王牌”寶璣談起,今年,寶璣迎來了其成立250周年紀念。這個特殊的年份,對於寶璣來說,意義非凡。雖說300周年還遠在天邊,250周年的慶典,已經讓品牌群雄歸一,成爲當下最值得紀念的時刻之一。作爲鐘表界的“雙王”之一,寶璣的250周年紀念表款,勢必引起廣泛關注。

展開全文

截至本文發布時,寶璣已推出250周年的首款特別新品——全新Classique Souscription 2025腕表。雖官方未給出中文名稱,但我更愿意將其稱之爲“全新經典預定2025腕表”。這款腕表的設計,必然會讓熟悉寶璣的朋友感到親切,因爲它以1797年一枚寶璣懷表爲藍本,採用了單針設計,極具寶璣經典風格——大明火琺琅表盤、寶璣字、寶璣花體LOGO、藍鋼寶璣針,種種細節,堪稱寶璣文化的代表符號,也是衆多寶璣粉絲津津樂道的話題。

然而,這款腕表並非僅僅在外形上復刻經典。寶璣還推出了一種全新的貴金屬——“寶璣金”,由75%的黃金配合銀、銅和鈀精心調配。簡而言之,這是一種與18K金類似的金屬,但與傳統黃金有所不同。由於筆者尚未親眼見到實物,因此暫且不作過多評論。

另外,今年,擁有更悠久歷史的江詩丹頓,迎來了品牌成立270周年的慶典。作爲歷峰集團的“頭牌”,江詩丹頓的270周年新品,令人更加期待。年初,江詩丹頓發布了歷史名作系列222精鋼腕表。與之前的全金款相比,新款表殼採用了精鋼材質,整體更加低調、優雅,且更具年輕感,價格門檻也有所降低。尤其是表殼右下角的馬耳他十字標識,點綴其中,顯得尤爲精致。這款腕表的發布,不僅彌補了市場上“鋼王”陣容的空白,還與縱橫四海系列腕表組成了全新的“鋼王矩陣”,形成了“鸚鵡螺、縱橫四海、222、皇家橡樹”四大鋼王的全新市場格局。

然而,這僅僅是江詩丹頓270周年慶典的“序幕”。不久前,江詩丹頓推出了全新的縱橫四海系列超卓復雜功能鏤雕腕表。聽名字就能感受到其非凡之處,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江詩丹頓巧妙地將“陀飛輪、萬年歷、三問”三大復雜功能整合在了一枚腕表中。對於大多數品牌來說,這種技術在2025年甚至尚不具備,但對於江詩丹頓而言,想做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特別是去年,江詩丹頓推出了集63項功能的懷表,讓人不禁感慨,地球上,又有什么能難倒這家表廠呢?

說到這枚腕表,鈦合金的表殼賦予其卓越的強度與輕量化,雖然功能復雜,表盤的鏤雕設計卻使得整體看起來錯落有致。三個小表盤、陀飛輪框架、表殼上的“鯊魚鰭”撥杆,都讓這款腕表的獨特氣質躍然而出。值得一提的是,江詩丹頓這次不再低調,日內瓦印記立體標識被直接放置在表盤正面4點鐘的位置,這一設計一度令業界感到驚豔。

這枚腕表的最大挑战,莫過於如何將其設計得更加薄。江詩丹頓的超薄萬年歷在高級制表領域中已無可比擬,而這款新品即便搭載了陀飛輪與三問功能,其厚度僅爲13.1毫米。盡管無法與超薄正裝表相提並論,但與大多數主流計時表相比,已經相當薄了,顯示出品牌無與倫比的設計功力。

該腕表搭載的自產2755QP手動上鏈機芯,直徑33.9毫米,厚度僅爲7.9毫米,擁有58小時的動力儲備。更令人驚訝的是,背面還有一根標識動儲的小指針,給人一種細致入微的精巧感。

展望2025年,雖然新款鐘表層出不窮,但在高級制表領域,以上幾款腕表無論是從品牌紀念的角度,還是從設計理念出發,都具備獨特的魅力與歷史底蕴。寶璣保持着傳統的經典風範,適合鐘表老饕;江詩丹頓222則以復古現代的獨特魅力,吸引着各路新貴;至於縱橫四海系列新品,它注定只能屬於極少數頂級收藏家。

隨着時代的推移,鐘表行業的潮流變化莫測,然而,真正的經典與創新,終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愿每一位鐘表愛好者都能在這份傳承與變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款表,帶着對美好時光的無限向往,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標題:2025年不看勞力士!高級制表領域,難道看“四大鋼王”嗎?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