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勵志的“棒棒”工到“水果第一股”,從阿里、CMC資本等一眾資本競相追投的新興供應鏈企業,到“影子”訂單被拆穿。
這個2025年港股第一雷的威力,不僅讓股民們虧得血本無歸,更是讓一眾頭部資本,也一起跟著一起栽了個大跟頭,數位投資公司董事相繼離職。
想必各界資本大佬怎麼也沒想到,2021年營收就已經超百億了,2022年更是高達150億之,怎麼隔年就開始虧損。
甚至2024年,創始人以及高管團隊就直接全被抓走了呢?
而這創下“水果第一股”的洪九果品,也成了退市最快的“水果第一股”。
![]()
![]()
雖然洪九果業的招牌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人家做的生意絕對的大。
洪九果業當年可是國內頭號“榴蓮大王”,連帶著龍眼、山竹這些高檔貨,也都是他們公司的明星單品。
能把水果買賣做這麼大,創始人的經商能力也必然十分突出,而創始人鄧洪九的故事,也絕對配得上傳奇二字。
70後的鄧洪九的出身不僅不高,甚至可以說十分艱苦,從小在重慶山村生活的他,日常只能靠紅薯果腹。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17歲的鄧洪九就被迫出門討生活,可沒文憑、沒靠山,就只能賣力氣過活。
當“棒棒”扛包的工作雖然辛苦,可偏偏就是這塊跳板,讓鄧洪九一腳踩中了翻身的機會。
彼時當地的一种红橘價格持續走高,而鄧洪九的家鄉卻恰好種植這种红橘,且價格還要便宜很多。
鄧洪九看準這個時機,當即拿出全部身家囤下了超2噸的紅橘。
這次他也確實是賭對了,就這麼一到手的功夫,就賺到了上千元的利潤,這也堅定了鄧洪九做生意的決心,從此開始走上了經營水果之路。
鄧洪九也一路從個體小販,一路發展成立了洪九果業,公司的業務也從重慶本地,擴展到了全國多個地區。
![]()
當時的洪九果業雖然也是小有規模的水果商,但遠遠還沒有做到領軍者的地位。
鄧洪九和洪九果業的發展轉折,要從2005年開始。
憑藉著水果圈的多年經驗,鄧洪九深信榴蓮、山竹等進口水果將是未來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果然,這些新鮮的熱帶水果一經上市,就廣受消費者的好評。
鄧洪九也順勢抓住這個利好信號,決定再次賭上全部身家幹票大的。
2012年,鄧洪九以自身資產做抵押,貸款1億元後,正式在泰國成立水果工廠,並與當地農戶簽訂了長期包銷榴蓮合同。
洪九果業的這項經營戰略的投入雖大,可彼時國內榴蓮市場的溢價率卻相當可觀,並且榴蓮在國內市場也幾乎是供不應求。
光靠賣榴蓮,一年就能給洪九果業掙回好幾個億,說是堪比印鈔機都不為過。
根據後來洪九果業的招股書披露,2018年時,榴蓮的全年營收為1.15億,2019年就已增長至4.7億元,到了2020年更是直接突破了21億元。
經過數年的發展沉澱,洪九果業也成為國內第一大榴蓮經銷商。
![]()
憑藉榴蓮的經銷經驗,洪九果業也徹底打通了“端對端”的供應鏈模式,成為國內市場首屈一指的水果經銷商。
![]()
鄧洪九的水果攤子越鋪越大,自從榴蓮這棵“印鈔樹”種下去,洪九果業的收入單位都是按“億”字蹦著往上漲。
可錢總是這樣,多了還想再多,事業也是大了還想更大。
2016年洪九果業對外發起了首輪融資,沒想到第一次就直接融完了A輪。
這筆不小的費用,也被洪九果業用在了完善泰國榴蓮的供應鏈之上。
![]()
而這筆融資也給股東們帶來不小的回報率,因此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各大機構前來圍觀。
幾番了解之後,2018年底由深創投、招商局資本、陽光人壽等,一眾機構組成的投資小分隊,紛紛向洪九果業拋來了橄欖枝。
洪九果業也再次不負眾望,2019年就交上一份,年營收超20億元的完美答卷。
彼時的中國經濟正處於蓬勃向上階段,國民對高端水果的需求也逐漸升高,2020年我國進口水果市場規模,更是高達1367億元。
洪九果業憑藉著早年的佈局,最先搶占了海外一手貨源的時機,又在幾輪融資下不斷完善了自有供應鏈渠道。
對於資本投資機構來說,妥妥地“會下金蛋的鵝”,沒理由不搶先入股。
2019年,著名投資公司CMC直接豪擲5億元,幫助洪九果業完成了C輪融資。
2020年阿里也插了一腳進來,盒馬急著搞新鮮水果,與其自己砸錢搭渠道,不如直接“抄作業”,便投洪九果業這條現成的大船。
洪九果業就成了最好的選擇,阿里也是毫不吝嗇,大手一揮5.9億投資,直接衝到榜一位置,也直接幫洪九果業拿下了C+輪的融資。
被一堆資本追著塞錢的洪九果業,確實也是很有實力:2019年先整了個20億小目標,2020年直接翻近兩倍衝到57.7億,2021年更離譜,一口氣乾到102億,答卷直接A+!
一路高歌的洪九果業,2022年也在港交所正式有了姓名,並且在上市之後直接突破了670億港元的市值,成為首家上市的水果行業。
![]()
![]()
公司一上市,就好比插上翅膀,剛敲鐘的洪九果業,照樣猛得跟開掛似的。
上市的第一年,就再次把自己的業績翻上了新台階,超150億營收的好成績,可以說讓投資者十分安心。
可一眾大佬們萬萬也沒想到,前一年還蓬勃發展的洪九果業,第二年就開始塌房了。
2024年,洪九果業一直拖著不發2023年的財務年報,負責審計的畢馬威一查賬,事兒就露餡了。
這一查不要緊,洪九果業的各種問題,如同蘿蔔身上的泥一樣被接連帶出。
首先就是現金流問題。
原來洪九果業近三年來的現金流一直都處於負數,說白了洪九果業一直都在自己墊錢運營。
因為水果經營的特殊性,在果子還未成熟時,洪九果業就要提前預付當年的買貨錢。
拿到了水果後,又要等著手底下的分銷商把水果賣完才能拿到回款。
果農預付款要收錢,洪九果業自己賣出又不能及時收回,兩相之下應收未收款項高達80億。
而夾在中間的洪九果業,就只能拆了東牆補西牆,也就讓近三年的賬面現金流,一直處於負數狀態,就連上市那年都有-18億的窟窿。
其次,就是訂單造假。
龐大的水果帝國,維持發展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但一直沒有現金流洪九果業就只能靠貸款度日。
可要想貸出款來,也要有相關資質,洪九果業拿出來的則是自己的預付款訂單。
可審計一經核查才發現,這筆高達34.2億元的接收方,大多都為資質不全,甚至無人員運營的皮包公司。
消息一出,洪九果業的股價直接跳水,市值眨眼沒掉95%,到2025年10月停牌那天,就剩27.95億港元,連零頭都快保不住了。
2025年10月3日,港交所直接取消了洪九果業上市公司的位置。
![]()
創始人鄧洪九、妻子江宗英以及多位高管直接被司法機關帶走起訴,按照其所犯相關法規,或將被判多年刑期。
當水果帝國的神話全面崩塌,留下的滿地狼藉著實讓人唏噓。
大批果農收不到相應貨款,大批投資人虧得血本無歸,大批員工被欠薪投告無門。
都說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鄧洪九憑藉時代先機和個人運勢,造就了水果帝國洪九果業。
卻也因為沒能對公司進行有效管理,導致資金鍊斷裂,最後將多年心血付之一炬。
![]()
有人說這是鄧洪九打造的巨大的“龐氏騙局”,有人說是因為資本的進入,導致公司擴張過快。
可不管怎麼說,剛開始所有人的出發點一定都是好的,做大做強全員賺個盆滿缽滿。
但結果,終究是步子邁得太快太大,致使滿盤皆輸。
而洪九果業的失敗,或許也能給還在發展中的企業敲一記警鐘。
最快的發展路徑,是走好當下的每一步。
參考資料:
1.首席品牌觀察:《600億“水果大王”徹底暴雷了》
2.投資家:《跌光642億,水果一哥炸雷了》
3.21世紀經濟報導:《總部人去樓空!員工稱工資沒著落! “水果第一股”創始人被警方控制》
作者:裴不了
編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