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電動車主天塌了!市民曝光嚴重超速,90碼追不上,官方回應了

道路交通的安全與秩序,離不開各類車輛的規範通行。近期,深圳一位市民在本地論壇的吐槽,將電動自行車超速問題推向公眾視野—— 一名汽車車主以90 公里的時速行駛時,竟未能追上一輛電動自行車。這一看似誇張的場景,引發大量市民共鳴,許多人分享了類似遭遇,呼籲加強電動自行車超速管控,消除道路安全隱患。

事件引爆:90 公里時速追不上,超速亂象觸目驚心

深圳論壇的這則吐槽帖中,市民詳細描述了目擊場景:在一條車流正常的道路上,自己駕駛汽車保持90 公里的時速行駛,一輛電動自行車從右側非機動車道駛出,加速後徑直超越汽車,且持續保持高速行駛。發帖人表示,這樣的速度遠超電動自行車應有的行駛標準,存在極大安全風險,建議相關部門啟動專項超速測試,規範行業秩序。

這一吐槽迅速引發廣泛討論,不少深圳車主紛紛跟帖印證。有車主提到,在龍瀾大道、南坪快速等快速路段,多次見到電動自行車違規駛入機動車道,行駛速度肉眼可見地遠超常規,保守估計可達80 公里以上,部分車輛甚至逼近100 公里時速。這些電動車在車流中靈活穿梭,時而變道超車,時而佔用快車道,讓周邊機動車駕駛員提心吊膽。

電動自行車的車身主體多為塑料材質,重量輕、防護性差,一旦以高速行駛發生碰撞,後果不堪設想。此前深圳交警公佈的事故數據顯示,涉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中,超速行駛是主要誘因之一,這類事故的傷亡率遠高於普通交通事故。

亂像根源:非法改裝成常態,行業需求催生違規操作

電動自行車之所以能突破速度限制,核心原因在於非法改裝。根據2025 年9 月1 日正式實施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得超過25 公里/ 小時,且超過該速度時電動機需自動停止動力輸出。同時,深圳本地規定明確禁止加裝、改裝電動機、蓄電池等動力裝置,或拆除限速裝置。

但現實中,“先上牌,後解速” 已成為行業內普遍存在的潛規則。部分銷售門店會在車輛售出後,為車主提供解碼、解速服務,簡單操作即可讓車速提升至30-40 公里/ 小時;若進一步改裝電機、控制器和電池,車速可輕鬆達到70-80 公里/ 小時,甚至更快。尤其在快遞、外賣行業,從業者為了縮短配送時間、提高接單量,幾乎都會對車輛進行改裝,這些改裝車雖仍掛著電動自行車牌照,性能卻已接近電動摩托車。

深圳市场监管部门的暗访调查显示,部分销售门店会主动向消费者推销改装服务,提供加大电池容量、加装调速装置等违规操作。更有甚者,部分生产厂家在出厂时就预留了改装空间,为后续违规改装提供便利。这种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违规,让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大量流入市场,成为道路安全的隐形炸弹。

官方回應:立體整治加碼,科技手段賦能執法

面對市民關切和輿論壓力,深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迅速作出回應,明確將嚴查超標車輛上牌與上路行為,通過“路面查處+ 電子眼抓拍” 的組合方式,重點整治闖紅燈、佔用機動車道、超速、逆行、非法改裝等違法行為。

深圳交警推行的“四嚴一寬” 執法標準早已落地:嚴查加裝改裝、嚴管限行路段、嚴打“炸街” 飆車、嚴格主體責任追究,同時對輕微違法從寬處理。今年以來,已有多名電動自行車“翹頭飆車” ​​團伙成員及提供非法改裝服務的門店店主被行政拘留。龍崗交警曾查獲一起典型案例,某門店為車主提供解碼解速服務,涉事車輛發生事故造成兩人重傷,門店實際控制人與店長均被依法拘留。

為提升執法效能,深圳交警首次啟用大型警務無人機參與巡查執法。這類無人機搭載50 倍光學變焦鏡頭與AI 算法,具備IP55 防水等級和6 級抗風能力,可實現50 分鐘超長滯空巡查。在空中,無人機通過高清掃描識別違法行為,實時喊話引導違規車輛,同時固定證據;地面警力則根據無人機提供的線索精準攔截,形成“空中震懾+ 地面聯勤” 的立體執法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執法中違法車輛衝卡逃竄的難題。

除了動態巡查,電子監控設備也全面發力,對不戴頭盔、闖紅燈、逆行等違法行為進行自動抓拍。針對源頭管控,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開展專項整治,通過“所所交叉暗訪+ 科所聯動執法” 模式,排查轄區750 餘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點,對34 家存在違規行為的門店當場查處,並約談雅迪、愛瑪等6 大品牌廠家,簽訂《合規經營責任書》。

附加隱患:遠光燈濫用成禍,違規改裝面臨重罰

電動自行車帶來的道路隱患,不止於超速。不少市民反映,部分電動車非法加裝LED 射燈,夜間行駛時濫用遠光燈,強光照射瞬間致盲,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深圳交警明確表示,駕駛加裝不符合國家標準燈光裝置的非機動車上路,無論是否使用,均將處以500 元罰款,並依法收繳改裝裝置。

根據2025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若因濫用遠光燈導致事故,電動自行車駕駛員需承擔主要責任,此前已有相關判例,涉事駕駛員需支付高額賠償費用。此外,非法改裝燈光還存在安全隱患,改裝電路可能引發火災,大功率射燈也會加速電池損耗,縮短車輛使用壽命。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對電動自行車通行區域有明確限制,全市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主道全天禁止電動自行車通行,一級限行區除特定路段外,也全面禁止電動自行車駛入。違規進入限行區域的車輛,將面臨相應處罰。

如今,深圳對電動自行車亂象的整治已形成全鏈條、立體化態勢。從生產銷售環節的源頭管控,到路面行駛的動態執法,再到科技手段的精準賦能,一系列措施正在逐步規​​範電動自行車的通行秩序。道路是公共空間,每一位交通參與者的安全都值得被重視,規範騎行既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保障。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