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前言

高一早苗這位日本首相,在短短几天內兩次語出驚人,狠狠攪動了原本就不太平的東亞局勢。

先是把台島問題推到風口浪尖,緊接着又把日本幾十年堅守的“無核三原則”晾到了選票和輿論的曬場。看似幾句話,背後卻是日本政壇、東亞安全、歷史遺留問題的多重疊加。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2025年11月7日,日本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成為輿論風暴的起點。

面對在野黨關於“台海局勢對日本安全影響”的質詢,高市早苗突然拋出重磅言論:“若中國大陸為實現國家統一對台採取軍事行動,此舉極有可能構成日本安保政策框架下的‘存亡危機事態’。”

這一表態首次由日本主流政治人物明確將台海問題與日本的“存亡危機”直接掛鈎,實質上是為日本軍事介入台海局勢鋪設法理與輿論鋪墊。

要知道,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政府雖在台灣問題上屢有小動作,但始終維持着“不支持台獨、承認一個中國”的官方立場底線。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即便是在安倍晉三執政時期的“積極和平主義”框架下,日本也僅是以“周邊事態法”為借口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協同,從未如此直白地將台海衝突納入自身的軍事干預範疇。

高市早苗的言論,相當於直接撕毀了中日關係中關於台灣問題的“隱性契約”,將地區衝突的風險係數驟然提升。

11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直指其言論的本質:“高市早苗女士的表述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是對中日四個政治文件核心精神的公然違背,更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嚴重挑釁。”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林劍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有堅實的歷史、法律、文化和國際關係依據,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台海問題不是所謂的‘地區安全議題’,而是中國的家務事,任何外部勢力都沒有資格置喙,日本尤其應該牢記歷史教訓,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在台灣問題上玩火。”

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統一的方針,“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案,台海局勢的緊張根源在於“台獨”分裂勢力的挑釁以及外部勢力的縱容,日本此時火上澆油,無疑是在地區安全的火藥桶上添加引信

就在涉台言論的餘波尚未平息之際,高市早苗在11月10日的自民黨鷹派議員座談會上,再次拋出震撼性言論,這次的矛頭直指日本戰後和平體系的核心——“無核三原則”。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這一表態瞬間引爆全球輿論,因為“無核三原則”絕非普通的政策表述,而是日本戰後國家身份認同的重要標誌。

1967年,日本首相時人佐藤榮作在國會正式提出“不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子武器”的無核三原則,1971年被寫入日本國會決議,成為日本核政策的基石。

對於全球唯一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國家而言,這一原則承載着日本民眾對核災難的創傷記憶,也是日本向國際社會作出的和平承諾。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半個多世紀以來,即便在冷戰最緊張的時期,即便在美國多次暗示“可向日本提供核保護”的背景下,日本歷任政府都不敢輕易觸碰這一原則底線。高市早苗的言論,相當於直接宣告了日本核政策的“破局”可能,其衝擊力不亞於一場政治地震。

日本並非“無核潛力”國家,而是實實在在的“核門檻國家”。一旦日本突破“無核三原則”,短期內即可具備製造核武器的能力,這將徹底改變東亞的戰略力量平衡。

中國外交部在11月11日再次表態,林劍強調:“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和核爆受害國,理應深刻認識核武器的巨大危害,嚴格遵守核不擴散義務,而不是動輒炒作‘核選項’,挑戰國際社會的底線。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日本的核政策動向事關地區和平穩定,國際社會尤其是亞洲鄰國對此高度關注,日本必須給出明確、負責任的解釋。”

韓國外交部當天即召見日本駐韓大使,提出嚴正抗議。韓國總統辦公室發言人表示:“日本若突破無核三原則,將直接威脅韓國的國家安全,引發東北亞地區的核軍備競賽,韓國政府對此絕不會坐視不管。”

作為與日本存在歷史恩怨和領土爭端的鄰國,韓國對日本的軍事動向始終保持高度敏感。韓國國防研究院的一份報告指出,日本若實現核武裝,韓國國內的“擁核論”將獲得強大推動力,屆時朝鮮半島的核問題將更加複雜難解,東北亞的安全架構將徹底崩塌。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高市早苗在短短几天內連續拋出爭議言論,表面上是對國際安全局勢的“應激反應”,實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投機,其核心目標是為自己在自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積累資本。當前日本政壇的複雜格局,為高市早苗的“強硬路線”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對於高市早苗而言,“台灣牌”與“核武牌”是她突破困局的最佳抓手。台海問題與核政策都是日本社會高度關注的敏感議題,通過強硬表態能夠迅速搶佔輿論高地,吸引保守派選民與右翼媒體的支持。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在自民黨內部,鷹派議員與軍工複合體勢力對“強化國防”“突破和平憲法”有着強烈訴求,高市早苗的言論恰好迎合了這一群體的利益,有助於她整合黨內保守派力量。

高市早苗所代表的日本保守勢力,長期以來存在着“擺脫戰後體制束縛”的政治訴求。在他們看來,日本作為經濟大國,卻因戰後和平憲法與“無核三原則”等限制,無法在國際政治與安全事務中發揮“與其地位匹配的作用”,這種“政治侏儒”的現狀讓他們深感不滿。

因此,他們不斷通過各種手段挑戰戰後體制的底線,試圖推動日本成為“正常國家”——即擁有完整的軍事主權與外交自主權,而修改“無核三原則”與強化對台海事務的干預,都是這一戰略目標的具體體現。高市早苗的言論,正是這種政治訴求在當前階段的集中爆發。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在台海問題上,日本若真的將“軍事介入”提上日程,將徹底打破台海局勢的平衡。中國政府早已明確表示,“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干涉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和外部干涉。

日本若執意介入,必將面臨嚴重後果,甚至可能引發中日之間的直接軍事對抗,這是任何有理智的國家都不願看到的。

結語

高市早苗的言論反映出當前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刻變化。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東亞地區的力量平衡正在發生歷史性調整,日本等傳統勢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焦慮”。

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後,高市早苗又狂妄叫囂:不保證日本不製造核武 -

在這種背景下,部分日本政治人物不是選擇通過對話與合作適應新的格局,而是試圖通過依附美國、強化軍事力量、干涉他國內政等方式維持自身的“優勢地位”,這種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做法,必然會遭到歷史的懲罰。


參考:連發靈魂三問!外交部回應高市早苗涉台錯誤言論——國際在線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