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到底!聯合國爆發激戰,中方開始算總賬,第一個就要收拾美國

一場決定地球命運的博弈,就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這個世界舞台的中心拉開了序幕,這並非一次彬彬有禮的交流,而是一場毫不留情的公開對質,劍鋒所指,正是那個自稱“環保先鋒”,卻在全球減碳行動中扮演最大阻礙的角色

十一月六日的會場空氣幾乎凝固,山姆大叔的代表丹·內格雷亞率先開火,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句句都意有所指,聲稱某些國家犧牲環境換取經濟上的飛躍,而自己國家則是全球環境守護的楷模,這種論調,多麼熟悉,多麼可笑

話音還未完全散去,中方代表耿爽就要求補充說明,這一次,我們不再客氣,直接選擇硬碰硬,你批評我們排放體量大,那我們就來算算歷史舊賬,是誰累積的溫室氣體排放,佔據了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是誰的人均排放,至今還是我們的好幾倍

戳破偽裝,誰在說謊

你還好意思提國際協議,是誰曾經把全球變暖說成是騙局,又是誰兩次三番地撕毀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認可的《巴黎協定》,讓全世界的努力差點付諸東流,我們說到做到,從相對減排升級到絕對總量的控制,減排幅度高達一成,這才是負責任

當我們在綠色發展的快車道上飛馳,每年投入近萬億美金進行產業革新,讓太陽能和風能的生產能力領先世界,甚至把先進的清潔設備賣到上百個地方,幫助大家一起轉型的時候,對方在做什麼呢,他們還在抱著古老的化石燃料不放

他們的政策搖擺不定,內部為了利益爭吵不休,導致對世界的承諾變成一張廢紙,開採頁岩氣更是加劇了環境的破壞,這樣的行為,與他們嘴裡所說的“楷模”形象,形成了多麼諷刺的對比,完全是背道而馳

或許是第一輪的攻擊沒有奏效,美方代表第二次站了出來,這次他不再拐彎抹角,直接點名道姓,給我們扣上了“污染大戶”的帽子,還污衊我們用不正當的手段毒化全球的環境,這種氣急敗壞的姿態,恰恰暴露了他們內心的虛弱與邏輯的混亂

耿爽隨即再次發言,用更詳盡的事實予以回擊,中國在綠色領域的投資總額,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多數國家的總和,從設定碳達峰路徑到推動氫能源等新技術的應用,我們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而對方,卻還在為能源寡頭的利益服務

攻守易勢,重定規則

他們的決策深受科氏工業這類能源巨無霸的影響,政策總是向著開採傳統能源傾斜,這才是動搖全球合作根基的真正原因,當氣候變化帶來實實在在的安全威脅時,他們還在試圖通過指責別人來轉移視線,這種小伎倆,在事實面前不堪一擊

這次交鋒,標誌著一種全新的態勢,我們不再是那個被動解釋的角色,我們主動出擊,直接鎖定問題的根源,用一套嚴密的邏輯鏈條,從歷史到現實,徹底揭開了對方在環境問題上虛偽的面紗,這是一次外交策略的重大升級

這種“奉陪到底”的意志,其實一脈相承,我們樂於合作,但面對毫無根據的挑釁,也絕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退讓,你自吹自擂,我們就用數據說話,你的人均排放量是我們的數倍,歷史欠下的環境債根本無從抵賴,這種正面交鋒讓對方陷入了十足的被動之中

雙重標準是他們根深蒂固的問題,即便在特朗普那段荒唐的時期過去之後,他們依然沒有改變,還在歇斯底里地尋找藉口來攻擊我們,這背後,是他們不願放下的全球治理中的獨斷心態,是無法接受世界格局變化的焦慮

誰是朋友,誰是路障

我們不僅自己做得好,還用實際行動拉著夥伴們一起前進,“一帶一路”倡議中包含了大量的綠色項目,幫助非洲等地的朋友們實現他們的減排規劃,這種開放與共享的姿態,和某些國家日益加劇的孤立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聯合國報告中的數據最為公正,它清楚地記錄著,是誰在過去數百年裡,向大氣排放了佔全球四分之一的溫室氣體,又是誰在人均排放量上常年高居不下,真相就擺在這裡,任何華麗的辭藻都無法將其掩蓋,行動永遠比言語更有力量

這場新舊時代的對決是如此清晰,一邊是堅決從依賴煤炭轉向可再生能源為主導,裝機容量成倍增長,一邊是能源開採帶來嚴重污染,頁岩氣的開發破壞了寶貴的生態,一邊是將減排目標升級為更具約束力的絕對指標,另一邊則是兩次脫離全球框架,損害合作機制

耿爽的層層反擊,邏輯暢通無阻,從歷史的起點,到近期的行為,再到未來的承諾,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讓對方的任何辯駁都顯得蒼白無力,這次安理會上的正面回擊,不僅捍衛了自身的權益,更是在為所有發展中國家爭取公平與正義

這次交鋒深刻地改變了全球氣候合作的格局,它讓世界看到,誰才是真正推動進步的力量,誰又在為了狹隘的私利而拖慢全人類的腳步,未來的路怎麼走,取決於團結而非分裂,取決於責任而非推諉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