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eOffice開發者認為開放格式是確保文件未來兼容性的唯一途徑

在數字文件已成為現代生活核心的背景下,企業與個人用戶常常被各類互不兼容的專有文件格式困擾。自由辦公室開發者團隊認為,僅有嚴格遵循開放標準的格式,如ODF(開放文檔格式),才能確保文件在不同時代的軟件環境中可持續訪問與可靠保存。

LibreOffice開發者認為開放格式是確保文件未來兼容性的唯一途徑 -

LibreOffice背後的組織——The Document Foundation(TDF)近日再度提醒用戶,並通過共同創始人Italo Vignoli發聲:若長期依賴專有格式,重要文件可能在數年後變得無法讀取或正確打開。雖然他承認如今這一問題較以往已不那麼嚴重,但依舊存在隱患。

LibreOffice辦公套件作為OpenOffice.org的分支誕生,致力於提供可替代微軟Office等專有辦公軟件的開源解決方案,其核心支持ODF開放文檔格式,同時可兼容其它文件格式但兼容性程度不盡相同。

ODF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可的標準化技術,其開發與規範過程完全公開並由結構化信息標準推進組織(OASIS)管理,與專有格式形成鮮明對比。ODF格式的文檔說明與技術細節均可自由查閱和驗證,而專有格式則通常不公開這些信息。

Vignoli在文中雖未直接點名需由ODF取代哪些格式,但明顯是在批評微軟Office採用的專有技術。他指出,許多較早的Office文檔現已難以正常讀取與顯示,這正是微軟設計文件格式以鎖定用戶於其生態系統的結果。

近年來,微軟部分緩和了“鎖定”策略,引入了以Office Open XML(OOXML)為代表的標準化文件格式。但TDF指出,OOXML的元數據結構故意採用複雜方式,使得競爭性軟件難以解析。

Vignoli寫道:“XML本是為簡化而生的一種技術,但當被違背初衷用作專有鎖定工具時,實際效果正好相反,是一種微妙但強有力的文件生態壁壘。”

噹噹前軟件逐漸淘汰時,像OOXML這樣結構複雜的規範,會為普通家庭用戶、數據密集型機構帶來極大的兼容性難題。作為對比,ODF一直保持主修版本間的強向後兼容性——2005年創建的ODF 1.0文檔,至今在兼容ODF的應用中仍可無障礙打開。

Vignoli建議,凡是需要長期保存的數據或文檔,都應優先選用ODF格式。對於定稿且無需再編輯的文件,可用PDF歸檔。同時,用戶應妥善備份並定期核查已存文件的可訪問性。

雖然TDF給出的建議對文件長期歸檔具有現實指導意義,但作者也指出,專有格式的兼容問題尚不如操作系統的計劃淘汰那樣嚴重。如果需打開早期遺留的文檔,現有技術還能通過模擬器或虛擬機運行原版辦公軟件完成訪問。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