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座城的失守,能讓烏克蘭的“西方朋友圈”在72小時內散得乾乾淨淨
![]()
澤連斯基哭了,領土快被俄佔一半了
頓涅茨克紅軍城的槍聲剛停,捷克議會先扯下了烏克蘭國旗,波蘭指著基輔罵“白眼狼”,美國直接把“戰斧導彈”的申請扔進了垃圾桶。澤連斯基從前攥在手裡的“西方支持”,如今像碎玻璃一樣,扎得他滿手是血。
紅軍城“脆敗”:烏軍的“鋼鐵防線”,是被自己人戳破的
曾被烏軍吹成“能扛俄軍半年進攻”的紅軍城,是頓涅茨克的堡壘級據點:地下工事通到城區每個角落,彈藥庫堆得比居民樓還高,烏軍甚至放話“這裡是俄軍的墳場”。
但俄軍真正突進城區時,這座“堡壘”脆得像張紙。最先“捅破窗戶紙”的是烏媒:“70%的城區已經易手,剩下的陣地一小時內換了三次控制權”;前線士兵偷發的視頻裡,迷彩服混著平民外套,有人扛著步槍往郊區狂奔——所謂“堅守”,早成了“潰敗”的遮羞布。
更諷刺的是,壓垮防線的不是俄軍砲彈,是烏軍自己的絕望:補給車三天沒進城,指揮官的命令從“死守”變成“能撤就撤”。這座被寄予厚望的據點,成了壓垮西方信心的“最後一塊磚”。
盟友“反水”比砲彈快:扯旗、罵街、劃界限,一個比一個狠
紅軍城失守的消息剛傳出,西方盟友的“變臉秀”就同步開場——
捷克的“撤旗表態”最扎眼:新議長岡村富雄上任首日,直接讓人摘下議會大樓的烏克蘭國旗。哪怕議員們又掛回去三面,他對著鏡頭直言:“給基輔的錢夠修半個捷克的路了,我沒義務當冤大頭”。
![]()
波蘭總統“翻舊帳罵街”
波蘭的“翻舊賬罵街”最不留情:這個曾把烏軍當“兄弟”的國家,突然翻出80年前的“沃倫事件”,指著烏克蘭罵“白眼狼”;還拿烏糧食衝擊本國市場說事,放話“基輔不道歉,就別想走波蘭的歐洲之路”。
斯洛伐克、匈牙利直接“躺平擺爛”:斯洛伐克早和匈牙利站在一邊,援烏會議上“能躲就躲”;匈牙利更狠,烏克蘭“入盟”提案被它否了四次,直言“我們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
![]()
美國國務卿“不符合戰略利益”把“戰斧”給否決
美國“擺爛背刺”最致命:拒發導彈,還說“衝突有進展”
盟友的疏遠已經夠疼,但澤連斯基最依賴的美國,這次直接往他心口扎了一刀。
烏克蘭求了三個月的“戰斧”巡航導彈,美國國務卿一句“不符合戰略利益”就給拒了;更諷刺的是,紅軍城失守當天,白宮發言人居然對外宣稱“俄烏衝突取得了積極進展”——潛台詞再明顯不過:我們不想玩了,你自己扛著吧。
要知道,美國曾是烏克蘭的“輸血泵”,如今連“安慰劑”都懶得給。澤連斯基從前總把“美國支持”掛在嘴邊,現在才發現:所謂“靠山”,不過是美國棋盤上隨時能棄的棋子。
從“西方寵兒”到“孤家寡人”:澤連斯基的牌,早打光了
一年前,澤連斯基在西方議會演講能收穫全場起立鼓掌;現在,他的電話連歐洲小國總理都不接。
他最大的錯,是把“別人的利益”當成了“自己的底氣”:美西方援烏,是為了消耗俄羅斯,不是幫烏克蘭贏;波蘭挺烏,是為了借勢擴張,不是真的“兄弟情”。如今烏軍打不贏,“利用價值”耗光了,盟友自然作鳥獸散。
紅軍城的硝煙還沒散,烏克蘭的“盟友牆”先塌了。這場戲裡,沒有永遠的戰友,只有隨時可棄的棋子——澤連斯基現在該懂了,但他手裡的棋盤,已經碎得拼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