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安世半導體拒絕恢復張學政CEO職務
11月5號,荷蘭安世半導體在官網上發了個聲明,這聲明可以說是頭鐵,也可以說是騎虎難下。
聲明表示,歡迎美國把穿透規則暫停一年,也歡迎中方推動恢復出口,但轉頭還說,張學政的CEO職務沒恢復,並且要繼續凍結公司戰略決策一年。
這操作除了是在給自己爭取最後的一點面子,沒其他解釋角度了。
因為,作為導火索的美國所謂50%穿透規則特朗普都暫停了,荷蘭方面的掠奪變成了又沒幫手又沒法理。
那安市半導體這聲明是什麼意思呢?一邊說歡迎恢復供應鏈,一邊繼續卡CEO的脖子,還指望中國安世乖乖付錢供貨。
這不是談判,這是耍無賴。
從頭捋一捋
9月底,荷蘭經濟事務部接管了安世半導體,說是發現“嚴重治理缺陷”;很快,荷蘭法院在沒有公開審理的情況下就應外國高管的要求申請,把張學政的CEO職務給停了;然後荷蘭官方宣布凍結令,要求一年內安市半導體不能有自主戰略決策。
這三連招,就是一次有蓄謀的掠奪,因為荷蘭法院公佈的裁決文件裡寫得明明白白,6月12號,美國商務部的人就跟荷蘭外交部開會,就說要把張學政撤了。
咱們國家的反製手段很快速,立馬禁止了安世中國的產品出口,相當於荷蘭人搶到了一個虎符,我們接管了軍隊。
到了10月29號,荷蘭安世說暫停向中國工廠供應晶圓,理由是中國安世不付晶圓款(當然不能付了,你都凍結我們的資產了),還在不斷的激化矛盾,甚至不斷暗示中國在盜竊所謂的知識產權。
不過荷蘭人沒想到的是,中美商貿談判進展的那麼順利,特朗普反手就把自己6月就勾兌好的掠奪計劃的幫兇,給賣了。
所以到11月5號這份聲明,就很有意思了。
荷蘭安世不再提技術竊取了,也不說治理缺陷了,開始說“歡迎中方恢復出口”,說“期待盡快獲悉放寬出口限制的細節”。
當然,態度軟了,但又不想認慫。
張學政的職務?不恢復。
晶圓供應?暫停向中國工廠直接供貨,但晶圓運往馬來西亞、菲律賓那邊的封測廠還在繼續。
這叫什麼?兩頭吃。
既想拿到中國的芯片供應,給自己一個台階;又眼饞安市半導體的資產和技術,想繼續卡著張學政。
![]()
安世半導體最新聲明,歡迎中方恢復出口
中國這次不吃這套
中國商務部11月4號明確說了:即便我們善意地宣布對符合條件的安世出口予以豁免,荷蘭方面仍無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晶圓供應仍處於中斷當中。
什麼意思?就是你光說不練,我不認。
要么把張學政復職,撤回指控,老老實實恢復供應鏈;要么繼續耗著,看誰先撐不住。
算筆賬就知道了。
安世半導體是全球第二大車用芯片供應商,大眾、奔馳、寶馬都靠它的芯片。
現在晶圓供應一斷,歐洲車企產線停一天損失多少?按大眾的產能算,一天至少幾千萬歐元。
中國這邊呢?
咱們手裡有出口管制這張牌,你不恢復供應鏈,我就不放行你的芯片出口,反正主要受損的是歐洲車企,不是我,因為安世中國還是繼續在服務國內市場的。
誰更撐不住?肯定是荷蘭。
在這件事情上,我感受到了國家戰略的變化,我們對出海企業的扶持已經越來越體系化、快速化、前瞻化。
安市半導體之爭,本質是跨國供應鏈的控制權之爭。
以前,歐美掌握供應鏈的核心環節,中國就老老實實做代工、做封裝。但現在不一樣了,中國企業開始往產業鏈上游走,開始掌握核心技術,開始控制關鍵環節。
歐美坐不住了,他們會用各種手段,什麼國家安全、技術竊取、治理缺陷,反正各種理由往上堆,目的就是把控制權拿回來。
安世半導體就是個典型,聞泰科技2019年花幾百億收購安世,好不容易把這個車用芯片巨頭拿下了。
結果荷蘭政府一紙命令,直接接管了。這是商業行為?這是赤裸裸的政治干預。
所以中國這次沒慫,不付款,不配合,直接硬剛。
以前可能還會妥協,還會講究和氣生財,現在不了,你想玩硬的,咱們陪你玩到底。
這態度,我覺得很好,有時候就是要殺雞儆猴,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
荷蘭安世這份聲明試圖拖時間
最後說一句
荷蘭安世這份聲明,就是在拖時間,在打太極。
既想拿到中國的芯片供應,又不想放棄對公司的控制權。
打太極我們太熟悉了,所以千萬別上套,荷蘭不恢復張學政的職務,不撤回那些莫須有的指控,就別指望中國這邊會鬆口。
商業博弈,有時候可以講你讓一步我讓一步。
但上升到中國企業出海標杆,中國全球產業鏈安全,那就不能有任何妥協。
荷蘭安世現在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而這種為難,是他們自己作出來的。
我們不需要為他們的難買單,恰恰相反,我們應該讓這種難,更刺骨,才能讓那些覬覦中國資產和技術的外國勢力,有所忌憚。
各位大佬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