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提起《爸爸去哪兒》,多少人的青春記憶會被喚醒。這檔現象級親子綜藝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節目裡6位萌娃的天真模樣,成了無數觀眾的快樂源泉。時光荏苒,十年光陰悄然流逝,曾經在鏡頭前奶聲奶氣的小不點們已然長大。如今再看他們的人生軌跡,有人活成了童話裡的公主,有人在運動賽場嶄露頭角,有人選擇了出國修行,還有人因出國與家人短暫斷聯,境遇差異之大令人唏噓。
王詩齡活成了真正的“小公主”。當年和爸爸王岳倫一起錄製節目時,這個圓滾滾的“糯米糰子”就憑藉可愛模樣圈粉無數。節目裡的她從不嬌氣,即便王岳倫做的飯菜味道一般,也會乖乖吃完;當路人喊她“大明星”時,她會認真糾正“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如今,16歲的王詩齡真的把生活過成了公主模樣。
![]()
李湘和王岳倫對女兒的教育投入從不吝嗇,不僅將她送入英國知名女校深造,還著重培養她的繪畫天賦。今年10月,王詩齡斬獲國際繪畫獎項,李湘和王岳倫特意飛往英國,為她舉辦了一場隆重的16歲生日派對,夫妻倆還同步在社交平台發文祝賀,字裡行間滿是驕傲。家境優渥加上自身努力,王詩齡的未來無疑充滿無限可能。
田亮的女兒田雨橙,也就是觀眾熟知的“森碟”,則在運動領域闖出了一片天。當年田亮用重慶口音喊出她的英文名Cindy,讓“森碟”這個暱稱火遍全國。節目裡的她純真開朗,加上父母都是公眾人物,早已擁有不少關注度。不過成長過程中,她也遭遇過不少爭議。
![]()
森碟原名田欣怡,弟弟田宸羽出生後,父母為了讓姐弟倆名字呼應,將她改名為田雨橙,這一舉動被部分網友質疑“重男輕女”。後來有網友發現她存在下巴後縮的問題,卻未及時矯正,更讓相關猜測發酵。對此,田亮和葉一茜迅速回應,稱早已帶女兒就醫,強調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爭議過後,森碟的運動天賦逐漸顯現,完美繼承了父親的體育基因。
2023年,森碟在新加坡舉辦的青少年網球冠軍賽中亮相,賽場上身著運動服揮灑汗水的模樣,讓觀眾看到了她的蛻變。最終她斬獲18歲以下組別世界排名第27名的好成績,如今的她正朝著職業網球選手的方向穩步前進,未來有望為國爭光。
![]()
鄒市明的兩個兒子鄒明軒和冉明羲,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大兒子鄒明軒當年因貪吃的可愛形象和標誌性泡麵捲髮圈粉無數,加上父親是拳擊奧運冠軍,不少人以為他會子承父業。但鄒明軒卻愛上了馬球,2022年首次參加比華利保羅·傳承中國馬球文化杯時,就展現出過人天賦。後來鄒市明官宣兒子入選國家青年馬球隊,還擔任副隊長一職,網友調侃“他怕是馬球隊裡拳擊最厲害的”。
小兒子冉明羲的選擇更令人意外,6歲時就正式拜師少林寺,法名“釋恆一”。拜師帖由鄒市明代筆,他還特意叮囑兒子“習武要鋤強扶弱,不可逞強鬥狠”。鄒市明夫婦尊重孩子興趣、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引發網友廣泛認可,畢竟在功利化的當下,願意支持孩子走小眾道路的父母並不多見。
![]()
陸毅的女兒貝兒則回歸了普通生活。當年上節目時,年齡尚小的她總是懵懂地跟在其他夥伴身後,可愛模樣讓人印象深刻。如今的貝兒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完美繼承了陸毅和鮑蕾的大長腿,身材優越。她熱愛音樂,經常在社交平台發布彈唱視頻,清澈的歌聲收穫不少好評。
不同於其他星二代,貝兒沒有進入娛樂圈,而是在父母的保護下過著安穩的高中生生活。陸毅和鮑蕾偶爾會在社交平台分享一家四口的日常,視頻裡全家其樂融融的畫面,讓網友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不少人羨慕這種低調溫馨的家庭氛圍。
![]()
吳鎮宇的兒子費曼,性格和長相都發生了不小變化。當年在節目裡,他金句頻出,為觀眾帶來了無數歡樂。不過節目錄製中意外受傷的經歷,讓吳鎮宇憤怒不已,也讓觀眾心疼不已。如今16歲的費曼身高已經超過父親,身材略顯魁梧,面對網友對身材的評論,他不僅不介意,還會主動自黑,性格十分豁達。
費曼的社交平台充滿了“父子互懟”的樂趣,他總愛給吳鎮宇起各種外號,時不時吐槽老爸,這種獨特的相處模式反而透著滿滿的溫情。前段時間,有網友在西雙版納偶遇吳鎮宇帶家人旅行,父子倆互動輕鬆融洽,畫面十分有愛。對於費曼的身材,不少網友表示“長身體階段很正常,不必過度苛責”。
![]()
最讓觀眾揪心的是楊威的兒子楊陽洋。前段時間,楊威在節目中自曝與兒子失聯,引發全網關注。原來楊陽洋就讀的香港學校搬遷至泰國,開學後手機被老師沒收,學校僅發送了一封告知郵件。突然失去聯繫讓楊威和楊雲心急如焚,甚至因過度焦慮幾近崩潰。直到與學校溝通確認兒子安全後,夫妻倆才放下心來。
此前楊威曾希望兒子繼承自己的體操事業,還帶他參與相關訓練。經歷這次失聯事件後,楊威坦言“會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自己探索人生道路”。如今楊陽洋在泰國安心讀書,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
十年時間,《爸爸去哪兒》的6個孩子在不同的人生賽道上奮力奔跑。他們的境遇或許不同,但都在父母的陪伴與支持下,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看著他們的成長軌跡,不僅讓人感慨時光飛逝,更讓人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尊重與包容才是最好的教育。當年守著屏幕看節目的觀眾,如今也各自開啟了人生新篇章,這些孩子們的故事,也成了一代人最珍貴的青春印記。
![]()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