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提起水均益,很多人會想到《東方時空》裡沉穩幹練的記者,《焦點訪談》中言辭犀利的主持人。這位拿過金話筒獎的前央視名嘴,在鏡頭前總是意氣風發,可鮮少有人知道,他在家庭裡藏著一段長達18年的愧疚。 2025年,61歲的水均益回國後首次與大女兒水亦詩深談,不僅坦承當年離婚對女兒的傷害,更直言不諱自己曾有重男輕女的想法,甚至坦言覺得女兒“嫁得有點差”,這番話引發全網熱議。
水均益的第一段婚姻始於上世紀90年代,妻子王君是位素人,兩人婚後育有女兒水亦詩。 2007年,在水亦詩14歲那年,兩人和平離婚,女兒跟隨母親生活。不久後,水均益與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楊迪再婚,對方不僅與他同屬文化圈,更在2010年為他生下一對龍鳳胎,這段婚姻讓他的家庭生活重回圓滿。而與大女兒水亦詩的關係,卻在離婚後逐漸疏遠,直到2025年6月水均益帶著龍鳳胎從加拿大回國陪讀,父女倆才重新有了頻繁交集。
![]()
今年8月,31歲的水亦詩生下女兒,水均益官宣當姥爺,還罕見與前妻王君同框,畫面看似和睦。可真正的和解,發生在一次深夜長談中。當水均益主動提起“當年我和你媽媽感情出現危機”時,水亦詩平靜地看著他,眼神裡藏著青春期的記憶。 14歲的少女正值敏感時期,父母離婚後她自然偏向陪伴更多的母親,飯桌上不與父親說話,刻意避開所有相處機會,這些在當年被水均益解讀為“叛逆”的行為,如今他才懂是女兒“想要爸爸多陪一點”的無聲訴求。
更戳心的是水亦詩的提問:“爸爸,第一次知道我是女孩時,你是不是很失望?”這個問題壓在她心裡18年,她總忍不住猜測,是不是因為自己是女孩,父親才不夠喜歡這個家,最終選擇離婚。面對女兒的目光,水均益沒有迴避,坦誠自己當時確實有點失望。 “那時候受傳統觀念影響,總覺得有個兒子更圓滿,我雖是知識分子,但那種失望是本能反應,就一瞬間。”這番直白的承認,讓水亦詩緊繃的肩膀瞬間放鬆,積壓多年的疑慮終於有了答案。
![]()
水均益試圖解釋自己對女兒的愛,提到曾為她規劃好北京最好的學校,可話到嘴邊又停住了。他清楚知道,這份愛與對龍鳳胎的付出相比,太過單薄。為了陪龍鳳胎在加拿大讀書,他推掉國內大部分工作,每天親自接送孩子、準備三餐,那種細緻入微的陪伴,是水亦詩成長過程中從未擁有過的。當年他正值事業上升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採訪和節目中,即便偶爾在家,也很少耐心陪女兒說話,如今回想起來,滿是愧疚。
其實水亦詩從未讓他失望。她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懷孕期間還堅持攻讀碩士學位,完美繼承了父親的才華。 17歲時就與鞠萍搭檔主持六一晚會,後來入職央視體育頻道,從東京奧運會到北京冬奧會,從成都大運會到中超聯賽,她以專業的解說和飽滿的熱情圈粉無數。可即便如此優秀,在婚姻這件事上,還是沒能得到父親的認可。水亦詩與福建男籃隊員鄒陽相戀結婚,直到女兒出生,水均益都沒見過女婿本人。
![]()
“我不需要見,我的女兒不可能嫁不出去。”水均益的解釋顯得有些牽強,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不滿。在他看來,鄒陽只是個普通籃球運動員,與“名嘴女兒”的身份並不匹配,算不得良配。談話中他反復強調,“女孩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能養活自己和孩子,這才是最好的退路”。話裡話外都在暗示,鄒陽給不了女兒足夠的保障,讓她必須靠自己。
水亦詩聽後笑著說“我還有退路”,可這句話沒有得到父親的回應。她心裡清楚,自己的退路從來不是父親,而是獨自將她撫養長大的母親王君。離婚後王君既當爹又當媽,不僅照顧女兒的生活,更注重培養她的獨立性格,正是這份母愛,讓水亦詩即便在缺失父愛的環境中,也長成了自信強大的模樣。而水均益的沉默,也暴露了他的真實想法,他要把更多精力留給年幼的龍鳳胎,無法給大女兒提供堅實的後盾。
![]()
這場遲來18年的談話,算不上完美和解。水均益承認了自己的偏心和疏忽,卻沒能給女兒想要的情感支撐;水亦詩解開了多年的心結,卻依然沒能從父親那裡得到“你永遠有我”的承諾。其實水均益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娛樂圈中“下嫁”後遭遇困境的案例不在少數,他希望女兒獨立自強,本質上也是一種保護,只是這份愛來得太晚,表達得太過生硬。
如今水亦詩已經成為母親,更能理解為人父母的不易。她沒有責怪父親當年的缺席,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庭和事業上。對水均益而言,承認錯誤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彌補從來不是口頭叮囑,而是讓女兒感受到切實的溫暖。畢竟對孩子來說,無論多大年紀,都希望能從父親那裡得到一句“別怕,爸爸在”。這段跨越18年的父女隔閡,能否真正消融,或許還要看時間給出的答案,但至少,他們終於邁出了溝通的第一步。
![]()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