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世界開放報告2025》發布暨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辦,作為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重要分論壇,本次活動繼續發布論壇旗艦報告——《世界開放報告2025》及最新世界開放指數,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智慧力量。最新發布的《報告》有哪些核心內容和特色亮點?
記者在論壇現場了解到,《世界開放報告2025》由世界開放態勢、世界開放熱點議題、世界開放成功實踐三部分構成,涵蓋跨境數據流動、全球產供鏈價值鏈、全球南方工業化等前沿議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廖凡:我們首次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撰寫報告的專章,而且我們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建立起了初步聯繫,所以國際性和權威性得到很大拓展。今年的開放報告覆蓋了從1990年到2024年的數據,這就為我們預測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提供一個更紮實的基礎。
2024年世界開放指數為0.7545,同比下降0.05%,比2019年下降0.34%,比2008年下降5.39%。在世界開放小幅收緊的同時,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成效顯著。1990—2024年,開放指數從0.5891升至0.7634,提高29.6%,升幅位居全球前列。2024年,中國開放指數同比增長0.5%,在129個經濟體中排第38位,與2023年相同。
總台央視記者 王莉:自2021年首發以來,《世界開放報告》已經連續發布五年,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可以說本次研討會成功搭建起了一個國際交流的平台,專家們在論壇上也形成共識,在當前歷史十字路口,各國應摒棄零和思維,攜手完善全球治理,推動均衡、包容、共享的開放,共同邁向繁榮穩定的未來。
(總台央視記者 王莉 趙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