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揉此穴,一輩子遠離心梗!沒事記得揉一揉

點擊上方“神奇故事”☝——關注我們,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人體的氣血、經絡和血管就像河流一樣,只有暢通無阻,才能滋養全身臟腑,保證身體器官正常運作。

一旦出現血液淤滯,血管受阻,就可能引發腦中風、冠心病等嚴重疾病,非常危險!

血液淤滯會導致哪些疾病?

1.腦部血液淤滯會導致腦血栓

2.肺部血液淤滯會導致肺栓塞

3.心臟血液淤滯會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

4.下肢血液淤滯會導致靜脈血栓

其中,心臟上發生的血液淤滯最為嚴重。

冠心病、心絞痛、胸痺等大多數都是由於心臟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心臟血液循環本身存在濕氣和淤滯,加上寒邪侵襲、情緒激動、飲食不當或過度勞累等因素,都可能加重血液循環的不暢,出現中醫所稱的心痛症狀。

輕微的心臟血液循環不暢會引發心絞痛,嚴重的則會導致心肌梗塞,甚至危及生命。

兩個方法保持血管暢通,有助於長壽!

實際上,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通過輕輕轉動兩個部位,可以緩解阻塞問題,促進全身主要經絡的通暢,活血化淤,促進氣血循環。

1.轉動手腕:促進氣血循環,防止堵塞

手腕是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共同穿過的區域,手腕處有許多重要的穴位,如太淵穴、列缺穴、大陵穴、內關穴、神門穴、通裡穴、陽溪穴等。

通過刺激手腕區域,可以刺激六條經絡,通過這些經絡的刺激,可以傳導到全身各處,促進氣血循環,暢通血管,舒緩經絡。例如:

●太淵穴可以補充肺氣,緩解咳嗽;

●列缺穴對活血利水,有助於緩解頸椎病;

●大陵穴和內關穴可以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神門穴可以鎮靜安神,緩解失眠;

●通裡穴可以緩解頭痛、心悸等症狀。

按揉內關穴也有保護心臟的作用。內關穴位於手腕內側,當手掌向上時,內關穴位於腕第一橫紋上2寸,兩條筋之間凹陷處。按揉內關穴可以促進心臟血液循環,緩解心絞痛等症狀。

按揉內關穴的方法是:用拇指按壓內關穴,適度用力,每次按壓10~15秒鐘,每天按揉2~3次。可以選擇在早晨起床後、午飯後和晚上臨睡前進行按揉。

2.轉動腳踝:促進血液循環,防止淤血

腳踝是全身最遠離心臟的位置之一,血液循環不暢易導致腳踝淤血、水腫等問題。通過轉動腳踝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淤血。

轉動腳踝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將雙腳抬起,用腳尖畫圈的方式轉動腳踝,順時針和逆時針各轉動10~15次。可以選擇在早晨起床後、午飯後和晚上臨睡前進行腳踝轉動。

此外,保持適度的運動量、合理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情緒狀態也是保持血管暢通的重要因素。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心臟功能。

飲食上應注意控製鹽分攝入,多攝入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等,同時避免過量飲食和暴飲暴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避免過度勞累和壓力過大,對心血管健康也有益處。

總之,保持血管暢通對於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適當進行手腕轉動和腳踝轉動,結合適度的運動、合理的飲食和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和緩解心腦血管疾病。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