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未來能源 聚變堆結構材料在川取得新進展

11月4日,記者從位於四川成都的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獲悉,日前,西物院在聚變堆結構材料研發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研製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活化鐵素體/馬氏體鋼(牌號clf-1)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聯合開發的氧化物彌散強化(ods)rafm鋼,在中子輻照測試中表現出優異性能,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聚變堆的工程設計提供了關鍵材料支撐。

探尋未來能源  聚變堆結構材料在川取得新進展 -

研究顯示,在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核技術研發項目及中核集團“整體·協同”合作框架支持下,西物院研究團隊依託裂變堆開展輻照實驗,clf-1鋼與ods鋼均成功實現超過10dpa的中子輻照劑量,輻照規模與劑量均創國內新高。測試結果表明,上述材料在中子輻照後的關鍵力學性能已達到國際同類材料的先進水平。目前,部分材料正開展20dpa以上的高劑量輻照測試,將進一步完善我國聚變堆結構材料中子輻照數據庫。

據悉,聚變能被譽為人類理想能源,可為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而聚變堆結構材料是包層實現中子屏蔽與能量轉換的核心部件,直接關係到聚變堆的安全性與經濟性。面對極端服役環境,材料需具備優異的耐高溫和抗輻照性能,是聚變能源商業化面臨的關鍵技術挑戰。西物院長期致力於聚變堆結構材料研發,研製出的clf-1鋼已入選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實驗包層模塊(tbm)的工程認證候選材料名單。目前,西物院已掌握5噸級clf-1鋼的穩定製備工藝,並牽頭制定了多項核行業標準與核聚變專項標準,為我國聚變能源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