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B
“56歲還不結婚,生理需求怎麼解決?”
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生長大似乎都註定要嫁人。
然而,登了27次春晚的歌唱家張也用行動給未婚女性做了解釋。
她不是沒錢,身邊也不是沒有優秀的男子,只不過她認為女性不必通過結婚實現價值。
身邊沒有伴侶,生理需求和情感表達該怎麼解決?
等你走近張也,就會明白她為什麼這樣做!
暫停演出
李谷一是張也的乾媽,金鐵霖是她的老師,父母都是歌舞戲劇的大師。
有這樣的硬條件,何愁成不了大師?
張也也不負眾望,還在上大學期間就登上春晚,一首《瀏陽河》紅遍全國。
全國觀眾一下子記住了這個小姑娘。
後來張也參加比賽,拿獎拿到手軟,登了27年春晚,說她是春晚的“常青樹”一點也不為過。
像《走進新時代》《我的祖國》等,都被收錄進小學生的音樂書里。
可風光的背後,總有些不如意。
1995年,張也的事業正好,她突然從舞台上消失,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她的消息。
有人說她移民在國外定居,有人說她隱婚生子,更嚴重的是說她想不開,自殺離開。
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消失和最愛的父親有關。
1995年8月,張也的父親被查出腫瘤。
此時的張也正在中國音樂學院攻讀碩士,還一邊忙着國內國外演出。
父親擔心影響張也的工作和學業,家裡人商量好了瞞着她。
可病情來勢洶洶,父親的病日益嚴重,母親再也瞞不住了。
她拿起電話給張也說了實話“你爸查出了癌症,現在病情惡化”。
張也聽後如同雷擊,她想不到身體挺硬朗的父親會得上重病。
1996年張也從國外演出回來,第一時間回到家裡。
張也把父親接到北京檢查,她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看過父親。
鬢角都白了,背也有點駝了,那雙牽着她的手,也變得粗糙起來。
張也沒有意識到父親在她不知不覺間老了這麼多。
看着父親她不敢悲傷,只把希望寄托在醫學上。
陪父親治療那幾年,她推掉了所有的演出,淡出觀眾的視線。
醫生對張也說,癌症已經看不好了,意味着只有這幾年的時間。
張也陪着父親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到海邊療養。
無論何時何地,張也都在父親身邊,她希望父親能在最後的時刻享受親情和快樂。
2001年,父親還是去世了,本以為失去父親就很難過了。
可母親因為思念父親患上了抑鬱症。
張也已經沒有了父親,更不能沒有母親。
她開始陪伴母親,每天陪她說話聊天,陪着母親走出最難熬的日子。
張也如果知道父母有一天會老去,她肯定不會如此拚命。
只不過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張也註定不平凡。
不平凡的姑娘
張也的出生就比別人高出了很多。
1968年,張也出生在湖南長沙的花鼓戲大院裡。
父親是長沙市歌舞劇院專業創作員,母親是省花鼓戲劇院的演員。
出生在文藝世家的張也,繼承了父母優良基因。
剛進幼兒園的是時候,老師教的歌曲,她都能完美唱出,展現出驚人的天賦。
張也5歲的時候就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了小常保,除此之外經常上台表演。
李谷一和張也都住在花鼓戲劇大院,是看着張也長大的,張也叫她“乾媽”。
看到張也的藝術天賦,李谷一建議張也的父母把她送到藝術學校系統學習。
1982年,14歲的張也參加了藝校招生考試,被意外錄取,當時的她也被重點高中錄取。
張也放棄重點高中去湖南省藝術學校學習戲曲。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也遇到了改變她命運的人。
張也唱的一首《山鄉小渡船》,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正好被金鐵霖聽到。
金鐵霖向她發出邀請,報考中國音樂學院。
1986年,張也考上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拜金鐵霖為師。
天才是一分的天賦加上九分的汗水。
張也每天五點多起床練嗓子,就算嗓子發炎她都要練習。
那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小姑娘,後來能登上27次春晚。
1987年,張也還在上大學就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一首《瀏陽河》成了她的成名作。
從那以後,張也每年都要上春晚,成了大家最熟悉的常客。
直到父親查出癌症後,張也才意識到親情一旦失去再也無法彌補。
張也一輩子沒結婚,不代表她就沒有經歷過感情。
情傷過後的選擇
張也的感情路和事業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張亞和張行相戀8年,只不過這段戀情張也的父母不同意。
雖說張行也是歌手,但是在交往期間已經私生活作風入獄三年。
這段入獄經歷成了張也父母反對的理由。
張也陪伴父親看病期間,父親還是反對他們。
為了不讓父親留遺憾,張也選擇分手。
雖然張也和張行之間的關係沒有被報道出來,也沒有得到證實。
但陪父親那段時光是她最痛苦的時刻。
張也父親去世後,張行和小27歲的女學員結婚,引來外界的爭議。
除了沒有被認可的張行,張也的師兄呂繼宏陪她走過了30年,他們是知己更是朋友。
兩人都是金鐵霖的弟子,是最有默契的搭檔,他們經常同台演出,舞台下是最好的朋友。
呂繼宏對張也非常照顧,只要有時間就讓張也來家吃飯。
不順心的時候,互相開導,或許誰也不想捅破那層窗戶紙。
他們不是戀人,就像張也說的,友情比愛情要長久。
兩人就這樣保持了三十年,呂繼宏未娶,張也也未嫁。
有人曾勸他們在一起吧,張也反而認為有了婚姻的束縛會更不方便。
如今56歲的張也也經常被人問“不結婚,怎麼解決生理需求”。
她沒有解釋,反而用行動證明了自己。
女性為什麼要通過婚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呢?
現在的張也偶爾也會參加演出,陪伴母親。
雖然沒結婚,她把生活過成了詩。
院子里種滿花草,早上練嗓子,下午教學生,閑的時候品茶看書,擺弄花草。
她經常邀請好友來家做客,呂繼宏也是其中一個,大家互相傾吐心聲,聊聊過往。
張也的需求是舞台是歌曲,是做她最喜歡做的事。
現在的張也陪在母親身邊,有學生好友的陪伴。
沒有婚姻的約束,也不需要用孩子來證明幸福,她活得更自在,更長久。
結語:幸福不幸福和有沒有結婚沒有關係,幸福可以是多種方式,而結婚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與其按部就班結婚生子,還不如活得瀟洒通透,主宰自己的人生。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參考信息:金羊網——2006年1月13日——獨家專訪:張也為爸爸離開舞台五年
楚天都市報——2009年10月30日——張也接受專訪:請叫我生活藝術家
人民藝術家雜誌——2021年8月3日——張也|淡出公眾視線為的是父親